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拼搏年代 第72章 台词不对(求推荐票)

作者:白色十三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9 08:59:32
        
不用摆摊,吕冬难得想睡个懒觉,却早早就醒,大概已经形成了生物钟。
        
原本想要赖会床,看到墙上贴的天哥和柱子,决定早点起床。
        
这两位是奋斗界的前辈和偶像。
        
遥想天哥和柱子,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哪怕生命终止,仍然会再爬起来战斗,直到天荒地老。
        
于是,天哥和柱子又又又……又打起来了。
        
这才是努力奋斗的楷模。
        
吕冬来到院子里,太长时间没清理,青砖缝隙之间,一棵棵杂草挺拔而起,带来满眼绿意。
        
院子肯定不能任由长草,吕冬花费一段时间清理干净,扔进垃圾桶倒掉,洗漱过后去果园吃饭,在胡春兰去存钱的唠叨中,骑上自行车,带好自个宠物,赶往县城。
        
现在,胡春兰对一天收入多少,渐渐习惯,能平静对待。
        
但手里现金一多,总是提心吊胆,容易睡不着觉。
        
以前穷,出去连门都不带锁。
        
现在,隔一会不在人就莫名心慌。
        
吕冬能理解,这年代治安不好。
        
一路来到县城,进工商行,人不算多,排了一会队,到窗口时,给吕冬办理业务的,还是上次那位女工作人员。
        
看着吕冬从手提包里往外掏钱,尤其那一摞摞小面额钱币,女工作人员毫不犹豫的看向后面。
        
后面有领导,这是求助!
        
距离吕冬上次过来时间不算长,她还有印象,上次拿来的大都是十块和五块的,这次1块和5毛的格外多。
        
一捆捆小面额钞票,看了叫人头皮发麻。
        
吕冬递过银行卡去:“你们点点,应该是三万五。”
        
这是包括省大和体育学院开学三天,艺术学院开学两天,以及后面十来天的所得。
        
其中刨除掉了新生意投资和家里的日常花销,吕冬又预留下足够的货和周转资金,保证这3万5存到银行对生意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女工作人员刷卡看电脑纪录,距离上一次三万元存款过去才半个多月,这次虽然还没清点,但说了3万5,估计差不了。
        
她略微打量吕冬,不足二十岁,家里是南边开矿的,还是中北部贩铁的?或者城里那几个大户家里的?
        
这么多零钱,都不像。
        
好奇心人皆有之,银行工作人员也不例外。
        
领导派的援助人员很快过来,一名男性工作人员加入进来,繁忙的清点工作开始,吕冬则耐心等了起来。
        
前后两次,总计6万5存款都是未来购买店铺的资金,花出去不会影响现有的生意。
        
商铺才打地基,不知道啥时候开售。
        
吕冬跟吕建国打听过,暂时没听到卖期房的消息。
        
能卖期房的话,是不是可以贷款?
        
他想到了曾经的房奴生活,记得当初办理贷款时查过,像泉南地区九十年代中期就有了房贷业务。
        
等了一段时间,女工作人员笑着说道:“您好,35000元,全部存入?”
        
吕冬说道:“是的。”
        
女工作人员问道:“您不考虑定期?”
        
吕冬摇头:“不用了。”他问道:“咱们行能办理房贷业务不?”
        
女工作人员好奇的看了吕冬一眼,说道:“有这项业务,具体你可以找业务经理咨询。”
        
吕冬只是先问一下:“不在固定单位上班咋办?”
        
女工作人员简单说道:“需要在行里有存款,在公家单位有担保人。”
        
业务处理完毕,吕冬拿到卡,没再多问,而是找到另一边的对口业务人员问了一下,今年五月央行刚刚公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宽个人房贷业务限制。
        
但具体到每个行就不一样了,毕竟地区差异性无法忽视。
        
青照这边要求相对严格,不是公家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有公家单位的正式在编人员作为担保。
        
企业或者政府单位都可以。
        
问清楚之后,吕冬照例在银行大厅观察一段时间,这才出门。
        
骑上自行车,去同一条街上的电信营业厅,邮政和电信今年刚刚分家,还没变成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和铁通的格局。
        
吕冬原本想买个传呼机,但仔细想想用处不大,都是他找别人,现在真没几个人找他,而且手机时代即将到来。
        
他干脆去问了问手机,记得快大降价了。
        
很明显,还没到时间,可能下线市场价格更高,青照这边连手机加入网费,最便宜的办下来也需要七八千。
        
像新款的摩托罗拉掌中宝328,光手机就要1万多。
        
吕冬本身没有迫切需求,自然不可能去买。
        
在电信门店里面转了一圈,最后啥也没买,售货员难免投来略带鄙夷的眼神。
        
吕冬直接无视,坦然出门。
        
刚出门没走几步,地上有啥东西,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光,人都有好奇心,吕冬看了一眼,竟然是条金项链!
        
不是那种傻大粗的金链子,而是金吊坠。
        
最下面的吊坠是个圆形,好像平安扣。
        
很亮,很黄,很吸引眼睛。
        
天上真掉馅饼了?
        
今天出门,左眼没跳,右眼也没跳。
        
到底哪个眼跳财来着?
        
吕冬没有着急上去捡,多看了一眼,
        
路边窜出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捡起金吊坠,在手里颠了颠。
        
“发财了!”中年人拿着链子去咬吊坠,哈哈直笑:“卧槽,金的!发大财了!”
        
听到这外地口音,看到浮夸的演技,吕冬掉头就要走,中年人却一把拉住他:“兄弟,别走!”
        
刚隔着玻璃门观察,这年轻人在卖手机的柜台前逗留许久,虽然没看到有没有买手机,但专门去看手机的,无疑都是有点钱的人。
        
电信这门口,很容易辨别穷人和有点钱的人。
        
中年人最喜欢社会经验少的有钱人:“兄弟,见者有份,这金项链是咱一块发现的,咱得平分。”
        
不等吕冬有任何动作,突然跑出一路人,看了眼中年人手上的金项链:“这不供销大厦卖的那款嘛,1000多块钱呢。”
        
听到这话,吕冬非常干脆的说道:“老哥,见者有份,刚这位大哥说了,1000多块钱,给我300,块钱,项链你的了。”
        
中年人愣了一下,不对啊!台词怎么让人抢了?
        
吕冬伸出手来:“我吃点亏,300块钱,东西你拿走。”
        
中年人突然没词了,这台词该怎么对?
        
路人也有点愣。
        
吕冬又说道:“快点,你沾这么大便宜,还磨磨唧唧,真小家子气!”他唬道:“那边好像有警察叔叔,咱去找他评评?”
        
远处还真有辆警车过来,但数字9开头,交警的。
        
听到警察,中年人赶紧四处看,一把将项链塞吕冬手里:“东西你的了,我不分钱!”
        
看都不看金项链一眼,掉头就走。
        
吕冬看向路人:“大哥,你看,我吃点亏,300块钱,卖给你。”
        
路人连连摆手:“我不要,我要了没用。”
        
他也赶紧走。
        
吕冬颠了颠,份量十足,估计不是铁的,仔细去看,吊坠是个平安扣,上面还有纹饰,做工不错。
        
估计是专门做的,做工差的话,太容易让人识破。
        
单看外表,非常像黄金,无论光泽还是色泽,透着股喜人的金色。
        
但不用找人问,也能确定这是假的。
        
吕冬本来想学电视上咬一下,到嘴边又拿开了,谁知道有多少人摸过,刚还扔地上。
        
塞进口袋里,他骑上自行车往回走。
        
今天运气不错,平白捡到个项链。
        
这年代,果然什么牛鬼蛇神都有。
        
大青照也不是净土。
        
到村口,铸铝锅铝壶的吕振丁正好赶集回来,吕冬赶紧叫住他。
        
“丁爷爷。”吕冬掏出项链递给他:“你帮我看看啥材质。”
        
吕振丁看了眼:“像是金的,不对。”他接过颠了颠,说道:“黄铜的,做的不错,挺漂亮。”
        
吕冬有点意外:“黄铜的?”
        
吕振丁急忙问道:“冬子,你不会当金子买的吧?”
        
“不是。”吕冬笑着说道:“路上捡的。”
        
他问:“值钱不?”
        
吕振丁还给他:“这才多沉一点,当黄铜卖不值钱,两块钱没人要,不过做的不错,留着吧。”
        
吕冬塞进手提包放烟的地方:“行,我留着了。”
        
往北走,看到大伯母李敏出家门送人。
        
吕冬下车打招呼:“大娘。”
        
李敏问道:“今个没去大学城?”
        
吕冬笑着说道:“没去,休息一天。”他问道:“刚是七婶?七叔又闹腾了?”
        
“没有。”李敏说道:“七婶来问你大哥的事,她有个表侄女,今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县里了,年龄挺合适,想两边见见。”
        
吕春这种情况,在城市也就算了,放在青照地区,属于晚婚当中的晚婚。
        
村里他同一年龄段的小学同学,大部分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吕冬不好参合意见,但想到某些事,还是说了一句:“大娘,还是提前跟大哥说一声,那边七婶亲戚,万一七婶约好大哥又没空,多不好。”
        
李敏点头:“也是,你大哥那工作,整天忙得像拉磨,一圈一圈不带停的。”
        
又说了几句,吕冬回老屋,银行卡收好,里面存着他一大半的身家。
        
不算周转资金和货物,从3200到6万5,只用了一个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