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江大正式开课。
早上上完课,李东没出教室就被李铁几个人拦住了,李铁笑呵呵道:东子,中午一起吃个饭,你搬出去后咱们可是好久没聚过了。
李东感觉拒绝也不合适,便点头道:行,去哪?
还能去哪,食堂啊!徐晨嘿嘿直笑,咱们可是穷人,没钱请你去饭店。
李东也不介意,点头道:那行,刚好校园卡里还剩点钱没用,今天我请客。
江大的校园卡李东几乎没用过,刚入学的时候充了几百块钱李东都快忘了。
听到李东请客,几人都笑了。
李东是土豪他们知道,再说食堂吃顿饭也花不了多少钱,大家都没拒绝。
一行六人一起杀奔食堂。
进了食堂,李东看人满为患,便道:去二楼吧,小食堂人不多。
二楼是教师专用食堂,不过平时也做学生的生意,就是价格比大锅饭贵不少。
其他人自然没什么意见,几人一起上了二楼。
点好菜的时候,让李东尴尬的一幕发生了。
他刷卡的时候,竟然显示余额为零!
李东脸都绿了,怎么回事?
来回试验了还几次,的确是卡里没钱了,李东都晕了,难道自己记错了,钱都被自己用光了?
见其他人都憋着笑,加上烧菜师傅还在催,李东郁闷道:付现金行吗?
烧菜的厨师一脸嫌弃,不乐意道:楼上不能用现金的,要不你们下去吃吧。
李东暗骂一声,有钱都不知道赚,脑袋进水了吧!
视线扫向李铁几人,李东道:要不你们先刷卡,我待会把钱给你们。
几人面面相觑,李铁半晌才干咳道:我卡里还有8块钱。
我剩12。张昊低声说道。
徐晨撇嘴,穷人,6块钱。
袁庆丰干脆地摆摆手,我很少来食堂,卡都没带。
最后众人视线都看向孟启平。
胖子一脸无辜道:你们知道的,我和程楠平时都在家里吃,不来食堂的。
李东无语了,这几个家伙也太废了吧。
六个大男人,竟然连一百块钱都凑不齐,李东发现烧菜师傅的眼神都变了。
没办法,李东只好道:那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存钱。
刚准备下楼存钱,方青菲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李东身后,笑呵呵道:要不我先帮你刷,你付现金给我?
李东微微皱眉,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没吭声。
等方青菲刷好卡,其他人纷纷邀请方青菲一起吃。
方青菲笑着拒绝了,又看向李东道:李东,咱们聊聊?
其他人都是一脸八卦,唯独李东暗骂一声,就知道这女人不怀好意!
瞪了几个不着调的家伙一眼,李东跟着方青菲走到拐角的一张桌子上坐下。
刚坐下方青菲就笑呵呵道:李总,没想到啊,你也有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
李东满脸黑线,没好气道:有事说事,没事自己玩去。
啧啧,老总就是老总,你看看,这气势都不一样了,连老师都敢顶撞了。方青菲继续调侃道。
李东懒得搭理她,起身就要走人。
方青菲连忙道:别,我还有事呢。
有事快说,我还要吃饭呢!
方青菲不乐意了,哼道:饭钱还是我的呢,先把钱付了。
李东没办法,从皮夹里掏出两张一百的递了过去。
见方青菲喜滋滋的收好钱,李东盯着她看了很久。
方青菲摸了摸自己的脸,警惕道:你干嘛?
你说我干吗?你数学没学好吗?明明是142块钱,难道你不应该找钱给我?
不会吧!你这个老抠,几十块钱你还和我要?方青菲一脸的不敢置信,这家伙可是老总,能不能别这么掉份!
李东顿时不爽了,几十块钱不是钱吗?几十块钱够我吃一天的饭了。
真的假的?你的远方超市我昨天查了,是青阳的明星企业,分店都开了好多家了,一天吃饭就几十块钱?
李东见她声音有些大,连忙打断道:少扯这些没用的,你查我干吗?是不是有什么不轨企图?
方青菲白了他一眼,这家伙果然不是好人。
懒得和李东绕弯子,方青菲直接道:赞助的事!
想都别想!我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们开口就是十万,脸还真够大的!
说罢李东又补充道:还有,公司有公司的章程,我不会因为江大是我的学校就破例的。
说是这么说,其实他已经破例了。
要不然昨天就不该去找胡勇,这种赞助的事也根本轮不到他一个老总来插手,又不是整个江大举办比赛。
方青菲见李东说的绝情,顿时装可怜道:李东,李总,你就当帮个忙行不行。这可是学院压下来的任务,关系着我的考核和评职称呢,我都快三十了,到现在连讲师都不是,工资一个月只有1800,你说惨不惨?
李东差点被逗乐了,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女人把自己年纪往大了说的。
至于工资一千多倒是真的,不过江大的福利待遇很高,方青菲就算只是助教一个月也不会低于三千。
见附近几桌有人频频看过来,李东干咳道:方老师,注意场合,你不怕丢人我还怕丢人呢。
方青菲闻言轻哼一声,这家伙油盐不进啊。
沉默了一会,方青菲又换了套路,诱惑道:李东,你要是肯帮忙,以后我保证你不会挂科。
李东摇头,我是好学生,不会挂科的。
挂不挂科,可不是你说了算。方青菲瞪眼道。
你威胁我!很好,马上网上就会流传这件事,重点大学教师以挂科为名,敲诈勒索可怜学生
方青菲被呛得直翻白眼,连忙打断道:行了,算我倒霉。你说你身价最少几百上千万,支持一下学校的工作有这么难吗?
今年是经管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学院组织这次活动也是为了周年庆,院长他们都很重视的。你怎么说也是经管学院的人,帮学院一把,难道院里还能忘了你的好?
见李东要说话,方青菲又道:别小看院里的领导,经管学院成立二十年,从院里出去的精英可不在少数。而且院里的几位老教授都是经济领域的专家,让他们为你的超市把把脉,你日后的发展也会更广阔。
这算是方青菲的心里话了,要不是李东是她班上的学生,她也不会和李东说这个。
说实在的,就算李东投资十万,最后一毛钱都赚不回来,这笔买卖也不算亏,毕竟有时候人情是无价的。
这话的确有些让李东动容。
要说这些年从江大经管学院走出去的商界强人还真不少,就连李东后世听过名字的都有几位。
而且学院里的这些经济学专家虽然实践不行,不过理论知识绝对丰厚。
远方现在缺的不是实践型人才,而是专业性人才。
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企业文化构建,这些李东虽然都知道很重要。
可要想搭建一个完整的框架,没有专业人才指导是很难一个人完成的。
孙涛虽然有本事,可他是实干型人才,让他弄这些东西恐怕还不如李东自己。
方青菲的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李东顿时陷入了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小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