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我被时间回旋踢 第四十七章 财富魔力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8 00:08:40
        
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卓群剧烈膨胀的财富就像一块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吸铁石。
        
会把许多人自觉不自觉的吸引到他的身边。
        
而且无一例外,这些人接近他时,对他露出的全是笑脸。
        
应该说,卓群的交际圈子的范围真正变得开阔起来,是从以下几个方向打开局面的。
        
其一就是他的母校——“民大”。
        
由于当初卓群编造故事,从校园里高息集资的事儿涉及范围很广。
        
此事结束又经过发酵和传扬,几乎“民大”里没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见过和认识他的人都有些唏嘘之感。
        
偏偏1996年底被校方劝退处理的卓群,并没有就此消失于茫茫人海。
        
仅仅一个学期之后,他就回来了,而且还是发了横财的高调回归。
        
这就更让他引人瞩目,成为让“民大”师生惊爆眼球,想不关注都不行的一个人物。
        
再往后,卓群从邮市转战股市,真没少照顾402的这帮哥们儿。
        
不但一直请吃请喝、送衣服、送东西。
        
而且在几个哥们儿主动要求下,他依然像过去那样。
        
以从许云涛、顾维嘉、何旭和李凯手里借用资金的形式,每月给予他们百分之十的回报。
        
这么一来, 402这几个成员念着卓群的好处,必然四处散播他的仁义和大方。
        
于是卓群从邮市里挣了上百万,股市里又挣了几百万的事儿。
        
统统经由402这帮哥们儿的渲染与鼓吹,传遍校园。
        
让他成了“民大”师生们私下里最热衷讨论的传奇性话题。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对乔健不满的言论已经不限于402内部了。
        
骂乔健损人不利己的,埋怨他把大家财路给断了的论调。
        
逐渐成为当初曾把钱借给卓群那些人的主流观点,并弥漫整个校园。
        
乔健当然完全没想到,这件事都过去这么久了,他竟然还会为此遭遇冷遇,被群体排斥。
        
于是相当痛苦。
        
而相反的,却很快有人求402的人帮忙联系卓群。
        
他们也想按照以前那样,再把钱交给卓群使用,从中吃点利息。
        
对此,卓群欣然答应。
        
不光是因为他为人仗义,念旧情。
        
更主要是他很享受这种扬眉吐气,受到公众承认的感觉。
        
而且深知此举还能让乔健无比难受。
        
他就是要让乔健知道,当初坚持的所谓正义,究竟有多蠢。
        
不得不说,人群和羊群其实没多大区别。
        
只要有一个打头,后面的冲得比打头的还兴奋。
        
在越来越多往日同学的热情追捧下。
        
卓群在“民大”重启“吸金大法”,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
        
这次肯定不用他再编瞎话了,也不会有人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了。
        
因为完全是愿打愿挨,是这些昔日同窗上赶着的把钱送上门,求他收下。
        
他们不问卓群拿这些钱去做什么,也不需要签订什么合同,一纸借据便足以。
        
只因他们对卓群的信誉和经济实力报以无限的信心。
        
当然,卓群也没有让这些人失望。
        
每月必到的利息回报,和拜托402的几个哥们帮他买四合院的事。
        
以及他泡了一个漂亮空姐,买了一辆奔驰跑车的种种“英雄事迹”,让他越来越受到“民大”学子们的崇拜和敬仰。
        
甚至就连当初把卓群劝退的教务主任,和一些曾经教过卓群的老师,此时态度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了。
        
私下纷纷通过402的人联系卓群,也把一些积蓄交给他来吃利息。
        
于是渐渐的,卓群开始成为“民大”教授、副教授们的座上宾。
        
而且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卓群还和经济系主任成了忘年交。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系主任受到他的“启发”。
        
在某本比较专业的金融期刊,就正在进行中的亚洲金融风暴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
        
结果,这篇文章,不仅在国内的金融领域影响巨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并随着事态的演变,越来越能证实文章论点的正确性。
        
为此,经济系的主任认为卓群当初完全是报错专业了。
        
极为痛惜“民大”对卓群的处理太草率,以至于让他错失了培养出一个金融和经济学天才的机会。
        
再往后,卓群在“民大”教授们的极力引荐下,与更多高知人群建立起广泛联系,开始打通与京城高等院校以及学术界的关系。
        
而那些地位崇高,收入却不相匹配的教授、副教授、院长、副院长们。
        
因为月月都能看到实打实的经济收益。
        
无不把卓群视为有能力、讲诚信、值得栽培、可以信任的金融界新秀。
        
这样一来,已经被卓群恨之入骨的乔健可就惨了。
        
这小子还完全不知道呢。
        
在卓群成为教务主任极力巴结的对象起。
        
他想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书,就已经变成一件极有难度的事儿了。
        
其二,和“民大”发生的事儿相似,卓群通过那辆奔驰跑车结识了江总和赵导。
        
也就此打开了结识商界精英和演艺圈大腕儿的道路。
        
不为别的,是卓群真正的有钱。
        
他不但极有信誉,每个月如数付清江总百分之三的利息。
        
即使听说加长版奔驰还需要增加了八十六万“通关费”,也表示毫无异议。
        
甚至还拜托江总再为自己在国外找一找斯蒂庞克的老爷车。
        
而为了康妮去赵导的剧组“玩票”,卓群还从奔驰公司租用了一辆房车。
        
并且每次探班,都花费近万元,请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吃大餐。
        
那不用说,江总和赵导两条老狐狸,越与卓群接触,就越对他的底细感兴趣。
        
于是在他们当他们发动社会关系,了解到卓群光股市里就凭自己运作着过亿的资金,战绩光鲜无比,从无一败。
        
而且卓群还经常陪同“民大”知名经济专家,出席金融论坛,参与经济学术研讨会后。
        
他们同样升起与卓群相识幸甚之感。
        
不但都开始加倍卖力与之结交,把更多的钱交给卓群运作,还渐渐把卓群引荐进了他们各自的圈子。
        
要知道,连最不容易受到金钱侵蚀的高知人群都难以抗拒卓群的魅力。
        
那把金钱当做最终追求目标的商界,名利与虚荣深度交织的演艺圈,就更不用提了。
        
对这两个圈子来说,卓群赚钱的本事,为他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命养料。
        
是让他们超凡脱俗、长生不老的仙药,是他们生存在世上所追求的本质意义所在。
        
那自然,就像此时此刻,凭借着承诺投资者每年8%到12%的收益,树立“必赚”的口碑。
        
正在美国受到好莱坞明星们热情追捧的麦道夫一样。
        
每月就能实现3%稳定收益的卓群受到的追捧与厚待更有甚之,而无不及。
        
他轻而易举的又兼任了商界和文艺界的宠儿。
        
他社会名流的朋友越来越多。
        
以认识他为荣的人越来越多。
        
渴望与他结识的人越来越多。
        
像哈巴狗一样围着他摇尾巴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还不乏“京城名记”想要采访他,希望能书写与他有关的故事。
        
自然,邀请他参加酒会、宴会和商业活动的请帖也越来越多。
        
而他自己也越来越记不住在那些浮华场所见过的陌生人。
        
因为那些男的、女的、无论老少,对他而言,笑容里的谄媚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所以他也如同麦道夫所做的那样,无师自通的开始了饥饿营销。
        
只有百万元以上的资金,他才会有兴趣见一见,谈一谈。
        
世界就是这样的。
        
那些踏踏实实的人,坚守道德底线,努力往前走的人。
        
没人会认为是能干的,更多的是嘲笑这种人的愚钝。
        
但反过来,要是有人能投机取巧,用短时间获得极高的成就。
        
哪怕他是用作弊得来的,哪怕这种成绩只是浮华一现。
        
他也会被世界当成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