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07章 剑指文庙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8 07:35:12
        
不得不说,李显穆用十年时间所立的人设太成功了,成功到让天下人都觉得他是个圣徒般的人物。
        
既然是圣徒,那面对衍圣公这种使门庭蒙羞的人,喊打喊杀便是正常的。
        
可实际上,李显穆对儒门是持一种无所谓甚至贬斥的态度。
        
因为世上唯有他一人知晓,他那位被称作儒门圣人的父亲,其实很看不上儒门,只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披上一层皮而已。
        
李显穆对大明倒是真的忠诚,这种忠诚的感情来源有外祖父朱元璋、舅舅朱棣的疼爱,有母亲临安公主的身份原因。
        
但更多的,还是被父亲李祺所教导出来的主人翁之感。
        
他没把大明当成朱家的大明,在李显穆的视角中,就算是皇帝做出伤害大明的事,那也不行!
        
他爱大明朝,就像是爱李氏一样。
        
“显穆,你可有什么想法对策吗?”皇帝的声音从殿门前传来,李显穆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回禀陛下,臣的确有些想法,只是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
        
朱棣眼前一亮,李显穆竟然真的有办法,他大步上前,重重拍着李显穆的肩膀,朗声大笑道:“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
        
如今衍圣公之事,已经要让天下正道倾覆了,若是不解决,天下读书人如何心安?
        
你有话便直说,朕又有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叹气之声,天下读书人如何心安啊,当真是如此,今日之事传之四海,朝廷对儒生的怀疑,必然让天下读书人的人心不能安定。
        
洪武时期的一桩桩惨案,不就是因为先帝和臣子相互离心而导致的吗?
        
“请陛下登阶上坐!”
        
李显穆笑着拱手作揖,朱棣一愣而后又是大笑,步步走上台阶,坐在皇位上,面南而坐,肃然沉容,殿中气氛为之一肃,方才稍显凌乱的奉天殿,再次恢复了条理分明。
        
李显穆心中满意,这才是议论国家大事该有的氛围。
        
肃然威严,才能让人服膺。
        
“唐朝时,首次立下武成王庙,武成王庙以张良作为配享,而后选了古往今来在兵书一道上有成就的十人作为武庙十哲,其后又选取了古往今来在的名帅勇将作为配享,这便是七十二人。”
        
殿中众人疑惑,不知为何李显穆突然讲起了武庙的历史,这和儒门又有什么关系?
        
“这武庙的建立,实际上是应对我儒门文庙而立,圣人之道,无所不包,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两者在祭祀规格,甚至建筑布局上都保持对称,形成文武对应的格局。”
        
讲到这里,李显穆顿了一顿,而后道出一句石破天惊之语,“可在微臣看来,武庙的设置却远胜于文庙!”
        
这一句话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方才还肃然沉穆的奉天殿,只在转瞬间便喧嚣尘上。
        
“明达公,慎言!”
        
“明达公,此言真是太过于过分了,文庙在先,千秋之功,又岂是区区武庙所能比拟?”
        
“李显穆,无论如何你都不应该这样贬低文庙,圣人之尊,又怎么能容得了这般羞辱呢?”
        
“陛下,李显穆屡屡口出狂言,臣以为不宜再听其狂悖之言,当即刻将其贬斥。”
        
“请陛下做主!”
        
这次殿上文官是真的急,先前怎么说都是儒门内容的事情,现在怎么还能让一些武将凌驾于文庙之上呢?
        
“肃静!”
        
朱棣只微微一抬手,两侧的太监便立刻高声尖叫着打断了殿中群臣的愤懑之言。
        
“朕相信显穆不会无的放矢,你们这些人没有主意,不能为朕分忧,现在还想要阻拦显穆,当真是可笑。”朱棣讥讽了一句,“显穆,你继续说。”
        
李显穆根本就没在意殿上这些大臣的那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从容道:“臣自然是有依据的。
        
文宣王、武成王的孰高孰低,暂且不提。
        
且看武庙十哲的人选,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威震当世,无论是兵道上的学问,流传于后世的兵书,还是在当世的真实战绩,都是冠绝于万古长河。
        
再看在十哲之后所配享的名将之才,哪一个不是在史书上单独列传,有无数的功绩,真可谓是优中选优,将中选将,其中或许有一二的滥竽充数之辈,可其中绝大多数都让人心服口服!”
        
李显穆这一番慨然之言道出,说到这里,他想要说的话,实际上已经昭然若揭了,皇帝猜到了,太子猜到了,殿上的群臣也猜到了。
        
有人脸上难看,有人却若有所思。
        
果不其然,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李显穆还是甩出来了他的惊天之论——“再看看文庙之中所配享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孔圣的弟子,在史书上没有声名,在历史上没有功绩。
        
到底有多大的能力,没人知道。
        
曾经做下过什么大事,没人知道。
        
甚至是否有崇高的品德,没人知道。
        
就是这些只在论语中出现过的三无之人,却堂而皇之的名列于文庙之中,享受了我等天下读书人,千百年的香火!
        
这难道是正常的吗?
        
这难道是合理的吗?
        
这种东西难道不应该改变吗?
        
我看之所以风气变成如今这副模样,就是因为作为天下读书人所尊崇的文庙从根子上就有问题。
        
若是不改文庙,则天下难安!”
        
李显穆赫然将这番惊世骇俗之语道出,纵然先前已经猜到,可依旧到处都是倒吸冷气的声音,没人想到,李显穆竟然真的会说出来,当真是离经叛道之人!
        
先是攻讦衍圣公,然后又攻讦文庙!
        
若非李显穆的父亲也是儒门圣人之一,他们简直要怀疑李显穆真的要叛出儒门了!
        
“李显穆,陛下问你计策,你却在此东拉西扯了一堆无关之事!”左都御史刘观喝然道:“文庙早就建立了数以百年计,它和我大明又有什么关系,你心中到底怀着什么样的心思,竟然连文庙都攻讦。
        
这等牵强之语,难道你以为朝中重臣看不出来,难道你以为陛下会受你的迷惑吗?”
        
“夏虫不可语冰。”李显穆讥诮的蔑视了刘观一眼,“听不懂我之言,竟然还在此喋喋不休,真是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