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李卫这里听弘历这么吩咐后,当场瞪大了眼。
        
他是真没料到这位四爷会想出这样的对策。
        
他很清楚,江南士绅最大的本钱,其实不是财富,而就是对天下汉学的垄断。
        
天下汉学书籍,十成有八成都掌握在江南士绅手里,无论是儒学还是百工,乃至农林养殖。
        
所以,有了这些江南士绅的书籍文集,无疑也拿捏住了这些人。
        
甚至,若真的需要惩治某人,都可以直接拿其书籍文集找毛病,而更加方便的兴文字狱了。
        
至少,李卫觉得弘历是这么想的。
        
因而,他觉得自己这位四爷的对策是真的高明又毒辣,比直接索要钱财要厉害得多。
        
“嗻!”
        
李卫也就立即应了一声,而告辞离开了弘历这里。
        
他现在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四爷!
        
不过,弘历倒是没想兴文字狱。
        
当然!
        
他也知道,用这种方式,的确相当于悬了一把剑在这些江南士绅头上,让这些江南士绅很难不担心朝廷会借此机会用“文字狱”的方式收拾他们,如果他们不听话的话。
        
而弘历收集书籍,主要还是想打破江南士绅对中华文明几千年所沉淀的知识技术的垄断。
        
据他所知,明朝中后期,因为朝廷监管不严,很多来自江南乃至整个南方的士大夫因为大多科举成绩更好,也就更容易成为翰林,而更有机会进入文华殿。
        
偏偏文华殿又是大明大内集中藏书之地。
        
所以,在明朝中后期,因为监管不力,许多书籍都被这些内阁翰林的大臣偷拿了回去,很多时候是明目张胆的拿。
        
据考证,杨廷和、徐阶这些当年都没少拿,这也就使得很多大内珍贵藏本失落民间。
        
《永乐大典》原本在明朝时期就散落不少到民间。
        
弘历现在这么做,也是想看看有没有许多自己在后世都不知道的珍贵典籍,在这些大家族手里藏着。
        
与其让这些大家族藏着,乃至为了自己地主阶层的利益,不肯将此推广,还不如自己拿来,为自己打造一个更强盛的多民族帝国服务。
        
雍正在收到弘历的密奏后,也知道了弘历的这个主意。
        
为此,雍正也是大为惊喜,而对老十三说:
        
“这个弘历,真是比朕还会用阳谋,既彰显了自己的仁德,也着实瞄准了江南士绅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四哥说的是,但臣弟估计着,江南士绅不会愿意的。”
        
老十三回道。
        
雍正笑了笑:“朕先准了他,至于江南士绅会这么应对,让他自己去面对,朕也看看,他到底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雍正就准了弘历的提议。
        
弘历在李卫离开后不久,就收到了富察·福清关于浙江巡抚法海已拿潘氏一族的消息,而知道潘氏一族已经认罪。
        
弘历对于潘氏很快就这么认罪伏法,倒也没感到意外。
        
“潘时长已承认,他最该怪罪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忘了礼教规矩,居然觉得,自己在大清可以仗着自己的家世地位随意夺他人财物,送他人下狱,才让自己家遭此横祸。”
        
富察·福清在这么说时,弘历也点了点头,且说道:“也是当年江南的奴变才让他们这么老实,所以我们该感谢的是江南最底层的百姓们。”
        
“四爷说的是!”
        
明末,除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流民造反,让许多官僚地主遭受到灭顶之灾外,还有大规模的奴变,也让许多官僚地主因此家破人亡。
        
特别是在江南。
        
这里的士族,对“奴变”的可怕感受最深,也最怕昔日恭顺的奴仆婢女有一天再次持刀向主人。
        
只是,江南的文人们很少愿意记录此事。
        
他们更爱宣传义仆义婢的故事。
        
但现在,离那个乱世才八十余年的江南士族,对当年的“奴变”还是会在家人面前时常谈起的,许多也就还是知道此事。
        
不过,除了流民起义和奴变,满清八旗这个本质上以军事掠夺为目的建立的统治集团,在掀桌子时,于杀戮方面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所以,无论是让关外来的暴力集团满意,进而愿意给他们士绅体面,还是让内部的人不要反抗,潘家这样的江南士绅,如今在朝廷要收拾他们时,也只能认栽,进而达到彻底湮灭底层汉人喜欢逼急后暴力反抗的传统。
        
但弘历很清楚,无论理学家如何宣教忠孝之道,如何先洗脑自己,再洗脑民众,广大汉人民众的反抗精神还是浇灭不了的。
        
毕竟,历史上,在大清朝造反的百姓依旧不少。
        
但总体来说,雍正朝几乎没有农民起义,反而士绅不臣之心较为明显,比如曾静挑唆岳钟琪反清。
        
而无论怎样,弘历自己是没指望,靠联合八旗贵族和士绅阶层,就真能无限制压榨汉人百姓的。
        
所以,弘历在见了李卫后,就将负责核算织造署官产情况的隋赫德传了来:“除了欠富商的钱外,织工们有没有被欠工钱?”
        
隋赫德回道:“有的,曹家家奴背着他们主子,一直都有克扣织工工钱,整得织造署一个月织造锦缎的量比先帝时差了不少。”
        
“先用抄得的现银,立即补齐!”
        
弘历吩咐道。
        
隋赫德道:“四爷,以奴才愚见,不必这么急,反正他们还没闹事,先拿钱采办生丝染料以不耽误织造进度为正经。”
        
“糊涂!”
        
“你不要以为他们一直沉默就觉得他们真的能忍,说不准,他们当中就有人敢趁个加夜班赶进度的机会,拿蜡烛把整个织造署的锦缎织机点了,来个同归于尽!”
        
“你记住!”
        
“这与在王府内务府做事不同,王府内务府的奴才,你可以随便欺负,是因为他们在被欺负后还能回去欺负自己的奴才。”
        
“可织造署的织工,他们除了能为钱受委屈,还能为了什么委屈?”
        
“你现在既然是新的织造官,就要学着用新的方式管他们,在做事上依旧要求严厉,该骂就骂,该罚就罚,但在给钱的时候,也要痛快!”
        
“毕竟,他们是普通汉人,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我们旗人可以欺负自己的奴才,可以欺负士绅,但对普通汉人要讲规矩,明面上最好讲点仁义。”
        
“让他们只觉得最可恨的人不是我们旗人,是底下的奴才和相公老爷们,这样织造署在你手里才能一直无事!”
        
“更重要的是,我大清是多民族的帝国,所以要时刻谨记,要想这样的国家长治久安,就得让各族明白,国家在民族之上,庶民百姓是国家之本,首先,我们这些旗人就得先有这样的认识。”
        
隋赫德听后恍然大悟,且佩服不已地笑了起来:“四爷说的对,是奴才糊涂了,没想通这里面的文章。”
        
弘历的提点,是真让隋赫德醍醐灌顶,意识到在织造署做事与在内务府做事不同,也让他在心里非常感激弘历,毕竟如果弘历没提醒他,说不准他在织造署任上干不了几年就得卷铺盖走人,进而还不如曹家在织造署任上呆的久。
        
毕竟,曹家还有祖上曹寅在织造署留下的信誉,让织造署的许多老工匠相信,曹家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才短他们的工钱。
        
江南士绅们这边,也很快从李卫这里,知道了弘历要他们用书籍文章抵债的提议。
        
这些江南士绅顿时就炸开了锅。
        
“这如何使得?”
        
其中,陈桥就先问了这么一句。
        
李卫为此问道:“如何使不得,难道你们连助力朝廷教化、大兴文治都不愿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