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复山河 第五十二章 、叛军来袭

作者:新海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9 10:27:41
        
八月的江南,烈日炙烤着大地。
        
持续的高温,叠加梅雨季的影响,两淮地区就像是一个大蒸笼。
        
恶劣的气候,给平叛大军带来了许多麻烦。
        
“安营扎寨!”
        
见士卒们汗流浃背,景国良无奈的下令道。
        
日行军二十里,蜗牛般的速度,传出去都让人笑掉大牙。
        
可是没有办法,一路上中暑的士兵太多了。
        
强行保持高强度行军,非战斗减员,将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次军事行动,朝廷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忽略了北方士兵不适应江淮的气候。
        
“景兄,情况有些不妙。
        
左光恩又派人来催了,叛军正在围攻淮安府,我们的这位内相也坐不住了!”
        
镇远侯李原笑呵呵的调侃道。
        
嘴上说着情况不妙,脸上却看不出一丝慌乱。
        
在这个比烂的世界,不一定要自己有多强,只要对手足够烂就行了。
        
叛军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却各自为战。
        
江淮世家只是点燃了造反的火,对下面控制的并不严密。
        
那些依附他们的盐丁头目,在掌握大军之后,已经没有以往那么听话。
        
“贤弟的嘴,还是那么损。
        
这位内相什么时候得罪了你,我怎么不记得啊?”
        
成国公景国良似笑非笑的回应道。
        
勋贵集团看不上阉党,从来都不是秘密。
        
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见过了太多受宠的太监,最后能够善终的却没几个。
        
“内相”可不是好叫的,大虞朝上一位宰相的下场,可是满门抄斩。
        
在老牌勋贵眼中,威名赫赫的左光恩,已经是半只脚踏进棺材的死人了。
        
鄙视归鄙视,羡慕嫉妒同样是少不了的。
        
明明他们才是原始股东,政治上的发言权,居然还比不上一群宦官。
        
“景兄何必明知故问。
        
这位内相确实没得罪我,但他答应我们的条件,一直都没兑现啊!
        
明明大权在握,却老是推脱条件不成熟。
        
如此明显的鬼话,我不信景兄没有想法!”
        
见李原挑明了话题,成国公景国良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
        
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阉党摆了勋贵一道,可是狠狠打了他的脸。
        
为了儿子进入兵部后发展顺利,前些日子他还提前搞了专业技能培训。
        
一切准备就位,兵部的岗位突然没了。
        
这次选择领兵南下,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在家人面前丢了脸,抹不开面子。
        
“有想法又能如何,文官集团强烈反对我们介入六部。
        
除了阉党之外,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找不到合作者。
        
现在阉党拖着不办,我们也不能强逼。
        
你该不是想利用这次平叛,向左光恩施压吧?”
        
景国良有些惊慌的问道。
        
政治博弈,也要顾全大局。
        
勋贵集团在平叛问题上拖延一二,确实有可能坑死阉党,但自家也会损失惨重。
        
为了两淮盐业,他们已经付出了不少代价。
        
虽然牺牲的都是碍眼货,那也是自己人。
        
“景兄说哪里去了,这种事情我们怎么能干呢!
        
兵部之事,阉党拖着不办,其实也可以理解。
        
文官集团强烈反对,左光恩也要考虑手下人的意见。
        
我的意思是利用平叛契机,扩大我们的政治影响。
        
两淮是一片好地方,经过这次动乱之后,势必会空出许多位置来。
        
文官岗位我们不惦记,武将的缺,总要想办法拿到手。”
        
李原淡定的说道。
        
受武将世袭制度的影响,武将的实缺相当有限,并且还多在九边前线。
        
现在的勋贵不比开国初年,养尊处优了这么多年,让大家去九边吃土太为难人了。
        
两淮地区不一样,虽然气候可能有些不适应,但地方富庶。
        
“贤弟说的不错,这次确实不能退让!”
        
景国良神色凝重的说道。
        
勋贵集团这次是冲着盐业利益来的,若是没有自己人看着,下面的人肯定不会老实。
        
朝廷的盐税都能慢慢被侵蚀,他们手中的份额,自然也会受惦记。
        
……
        
扬州城。
        
“叛军分兵南下,冲着扬州来了?”
        
舞阳侯略显慌乱的问道。
        
最近这些日子,他从盐商手中捞了不少好处,正准备再接再厉,没想到就收到这个噩耗。
        
“指挥使大人,消息是锦衣卫传来的,应该假不了。
        
朝廷大军正在进逼淮安,叛军在淮安截断漕运的计划,现在已经无法完成。
        
如果不想被围歼,就必须想办法破局。
        
扬州俯江湄,瞰京口,南蹑钜海之浒,北压长淮之流。
        
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观叛军的意图,应该是想南下攻扬州、克南京,以震动东南半壁江山!”
        
李牧一本正经的分析道。
        
叛军有没有这么宏伟的战略计划,暂时还不清楚,反正他需要大家认为叛军有。
        
中间人不是好当的,纯粹靠砸钱疏通关系,根本体现不出他的重要性。
        
“叛军来袭,大家有什么应对之策?”
        
舞阳侯焦急的向众人询问道。
        
他就一外戚,捞钱整人,或许是专业的。
        
带兵打仗,这还是头一遭。
        
五城兵马司名义上是军队,但实际干的活儿,主要还是维护治安、扫黑除恶。
        
实战能力如何,他的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
        
“叛军来势汹汹,我们当立即征召青壮守城,并且派人向京营求援。”
        
东城千户赵亚威率先开口说道。
        
这份提议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相比两淮叛军,五城兵马司是妥妥的外来户。
        
能够站稳脚跟就不容易了,出城平叛明显不可取。
        
“赵千户说的不错,事关江山安危,我们当稳重行事!”
        
西城千户紧跟着附和道。
        
南下的大军名义上有五千,但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勋贵子弟们带过来的家丁。
        
占比不到总兵力的一半,其中三分之二在两人麾下。
        
实力决定话语权,他们两人的意见,也代表着军中主流。
        
“指挥使大人,两位千户言之有理。
        
不过除了求援和固守外,我们还需要安抚民心。
        
叛军能够迅速席卷两淮,很大程度上是裹挟了当地士绅。
        
在过去的日子里,这群逆贼靠联姻、师生关系、资助士子,同许多士绅建立了联系。
        
现在他们造反,各地的士绅害怕遭到清算,纷纷陷入了恐慌中。
        
想要守住扬州城,就不能让叛军把士绅拉了过去。
        
末将提议,指挥使大人以钦差大臣身份发布安民告示。
        
承诺只要他们和叛军划清界限,协助大军守住扬州城,就赦免他们的罪名!”
        
李牧顺势提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