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泼刀行 第188章宝物乱人眼

作者:张老西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9-09 06:25:12
        
这批宝物规模和种类,远超李衍预料。
        
后殿空间庞大,烛火通明,香案层层叠叠,西岳大帝神像高耸,肃穆的面孔在火光中幽暗不定。
        
这里已经过改造,出售的法器灵材分门别类,每片区域,都有道人看守。
        
当然,他们守在这里,并非防范偷窃。
        
在场之人,皆代表玄门正教,不是门中长老,便是占据要位,哪会有小偷小摸之举?
        
一旦被抓住,恐怕会沦为整个玄门笑柄。
        
他们的任务,是登记造册。
        
想购买什么,报上姓名及所需数量,付钱交易后,便有纯阳宫道人送往住处。
        
那些数量众多的法器灵材,均清晰标注了价格,只需依照定价购买即可。
        
这便是对玄门正教的优待。
        
他们挑选完,才轮得到法脉和旁门。
        
越往后,物品数量越少,众人争夺时,也难免会抬高价格。
        
但对于一些珍贵孤品,即便玄门正教之人,也不得不竞价购买。
        
当然,李衍只是稍微震惊,便立刻收敛心神,四处观望,寻找自己所需之物。
        
很快,他便发现规律。
        
大殿内宝物看似琳琅满目,实则整齐有序。
        
以西岳大帝神像为分界,左侧摆放法器,右侧放置灵材,而灵材又以金银铜铁锡铅汞规律排列。
        
如此摆放原因,他听万掌柜说过。
        
这是大宣朝工部对于金属的简单分类,源于《管子·地数篇》,被称为管子六艺。
        
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走向铜部。
        
只见下方整整齐齐,依次排着几行炼好铜锭,皆刻有铭文,标注了锻造和入窖时间,周围还有云纹八卦,看上去就颇为神秘。
        
而在更上方,则是一些天然形成的纯铜,颜色形状都很不规律,且各具特色。
        
铜这种金属,一般都需从矿石中提炼。
        
若能天然形成,定是不凡之物。
        
李衍抬头打量,很快便找到首山铜精。
        
此物状似陨石,呈不规则椭圆,微黄发黑,上面还有蜂窝般坑洞,而且也清晰标注了来历。
        
李衍查看旁边卡片,只见上面写着:
        
此铜出洛阳偃师首阳山,传为道祖隐所,有“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之谓…
        
其山逶迤壮丽,顶有石受天雷凿击而崩裂,铜精现世,经百年雷击,化为天灵地宝…
        
宝物一成,自有异象。周遭乡民云,夜间常见雷虎满布山林。大兴朝时,有憋宝人往,费数月取宝。大宣朝立,藏于华山灵窍温养。
        
好家伙,来头这么大!
        
这东西可上手查探,李衍忍不住上手抚摸,还未碰到,便有静电噼啪作响,让他头发也为之竖起。
        
当然,这种已经摘取的天灵地宝,福运已然沉淀,好似果实,只有刚成熟时,大罗法身才能吞噬其中福运。
        
李衍看了一会儿,便不舍地将其放下。
        
像这种宝贝,肯定价格不菲,再看前方木盒内,已放置了几根竹筹。
        
旁边道人看到,微笑道:“道友无需着急,此物待会儿叫价,放入竹筹即可。”
        
此物蕴含雷陨,争夺者肯定不少,也不知价格会飙到多高,李衍心中忐忑,但还是毫不犹豫将领到的竹筹放入其中。
        
随后,他又向下查看,很快找到权万忠所需的白铜,已炼成铜锭,质地看起来和银子颇为相似。
        
所谓白铜,又称“鋈”,算是一种合金。
        
东晋《华阳国志》中便有记载,以滇州出产最为有名,被称为滇白铜。
        
此物也相当贵重,《旧唐书》提到,唯有一品朝臣拉车的牛身上,才可以白铜作为饰品。
        
自秦时起,便有海外商人不远万里前来求购,被称为神州银,香火供奉百年,已成灵材。
        
一斤售价:五百两。
        
好家伙!
        
虽有预感,李衍看到后还是暗自咋舌。
        
白铜虽然珍贵,但这价格足足翻了不知多少倍。算下来,五十斤需要两万五千两。
        
权万忠掏空身家凑了三万两,若是等到第三批购买,恐怕还要涨不少,怪不得师徒二人四处求情。
        
也不知此物到底用来作甚…
        
李衍想了一下,便要取出竹筹。
        
旁边道人连忙拦住,微笑摇头道:“道友,此物无需竞价,说清楚要多少便可。”
        
李衍点了点头,定下五十斤数量,随后点齐银票交给道人。
        
忙完这个,他又往放置花钱的地方跑去。
        
此次开窖,花钱便是重点,所以聚集了不少人,种类更是五花八门。
        
有种透花钱,钱币镂空,或雕刻牡丹花开、或雕刻双龙戏珠、鸾凤和鸣、鱼龙变化等…
        
生肖钱,既雕刻十二生肖,也雕刻本命星官和八卦生肖…
        
镇物钱,有的用来压箱底,有的用来修建宫观庙宇时埋放…
        
此外,还有祝寿祈福钱、符咒钱、驱邪降福钱、马钱、福禄大真、八仙钱、镇库钱、开炉钱、上梁钱、道钱与佛钱…
        
其中大部分,李衍连听都没听过。
        
旁边人都在各自挑选,个个沉默不语,李衍也不好多问,低头寻找自己所需之物。
        
他要找的十二元辰钱乃是生肖钱,找到后,李衍顿时心中一突。
        
果然,这十二元辰钱是孤品,甚至没摆出样品,只是写了个名字。
        
前方竹筒内,已放了好几枚竹筹。
        
加上之前的首山铜精,若是竞价,不知自己身上的银子还够不够……
        
虽心中担心,但事已至此,李衍也只得将竹筹投下,随后便是帮王道玄挑选。
        
王道玄需要数量不少,分别为杀鬼降精钱、驱邪降福钱,还有五日午时钱。
        
杀鬼降精钱,属符咒钱,李衍很快找到。
        
只见这钱币正面,一侧刻着山鬼符,一侧是雷符,中间则刻着咒语:雷霆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葆神清,奉太玄之令,急急如律令,敕。
        
背面,则为伏羲八卦,其乾位在正北。
        
售价一枚需百两银子。
        
而驱邪降福钱则是独类,正面是仙人手持法器图,背面刻着五毒,但却与寻常五毒不同,分别是虎、蟾蜍、蛇、壁虎和蜘蛛。
        
还有铭文刻着“驱邪降福”四字。
        
五日午时钱,同样属于驱邪降福钱,正面写着“五日午时”四字。
        
五日午时为端午,是驱邪除瘟之时,这批钱都是在那个时候制作,背面同样有五毒,不过却是将蜘蛛去掉,换成了蝎子。
        
此钱阳气炽盛,最擅破阴物。
        
这些花钱,相对来说数量就多了不少。
        
按照王道玄的要求,李衍将其购齐。
        
林林总总算下来,便是一万多两。
        
到了现在,他已有种钱不是钱的感觉。
        
同样帮万掌柜买了需要的祈福钱后,他便开始四处逛荡。
        
重要的东西都已找到,剩下的就可有可无,看见好的就能买。
        
来回转了几圈,李衍也是大开眼界。
        
灵材那边不用说,大多全是各种金属。
        
法器这边,则有讲究。
        
首先是香烛、福纸、艾草、红绳等一次性法器。
        
即便此刻神通被压制,他也知道这些在洞天福地供奉百年的东西,远不是城隍庙那些破烂能相比。
        
不怪他眼高,这些东西一看就很讲究。
        
单说香一项,就有降真香、信灵香、百合香、天香、引魂香、安神香,个个制作精美,有些甚至有手指头粗,上面朱砂画着符文…
        
李衍瞥了一眼,有的香竟然要纹银百两。
        
用这玩意儿做法,简直是烧钱。
        
也不知什么情况下才会用到……
        
除此之外,便是坛场法器。
        
一是所谓的坛场十宝,分别为斗、灯、剑、镜、令牌、木鱼、笏板、法尺、印、如意。
        
当然,还有一些大型坛场法器,如法旗、法台、龟鹤炉、博山炉,甚至还有不少做法事时敲击的乐器。
        
可惜一看价格,李衍便打消了念头。
        
若胡乱购买,恐怕拍卖的两样东西钱不够。
        
当然,既入宝地,也不能空手而归。
        
李衍想了一下,还是买了些符纸。
        
在笔墨纸砚区域,也买了一盒上好符笔和朱砂,供整个队伍使用。
        
仅这些,又是五千多两银子撒出。
        
再看周围人,皆面色不变,跟进货一样,整套整套购买,似乎毫不在意价格。
        
这一刻,李衍彻底明白了差距。
        
玄门正教各个年代久远,底蕴十足。
        
光看太白山斗姆宫能建起一座天文台,还有那恐怖的法器望远镜,即便耗空存银,也知其身家有多么恐怖。
        
还有像这次开窖,纯阳宫收入暴增,但其他正教法脉占据的洞天福地,同样有窖藏。
        
开一次窖,就能全部收回。
        
说白了,就相当于钱在这帮人手里转来转去,而他们这些没根没底的,则会被吸得一干二净。
        
这特娘的何尝不是一种局!
        
李衍越想越亏,也因此止住了贪心,不再随意出手,同时也暗自倾听周围人谈话。
        
他本是想听些消息,分析制作新式法器火枪,需要什么材料。
        
然而,却意外听到不少新奇的事:
        
“黄河凌汛,有鱼妖作祟,大若帆船,黑头带角,差点掘开堤坝,酿成祸患,京城已请了众多捉妖人前去对付…”
        
“巴蜀之地有鬼王现世,很可能与‘五溪蛮’和‘黔中蛮’有关,不少探幽一脉的人都跑了过去,听说还弄出了僵尸屠村……”
        
“鄂州洞庭湖附近,白日现长虹,众多百姓连日高烧不退,失魂落魄,有道人招魂后,醒来的百姓纷纷说看到了龙……”
        
当然,还有个重要消息是关于海外。
        
神州物华天宝,但玄门历史太悠久,多少年来玄门修士挖掘,天灵地宝已越来越少,还需时间酝酿。
        
有些修士已自行组成船队,前往海外灵山寻找,甚至跟番邦玄门斗了几场……
        
种种消息,听得李衍目瞪口呆。
        
看来这玄门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广博。
        
当然,他也听到有用信息。
        
比如几样灵材金属的价格忽然提高,有人抱怨,有人若有所思。
        
李衍则瞬间了然,不动声色,混杂着购买了一些,甚至还有一截锻造用于枪柄的雷击木。
        
价格也不低,又花费了一万多两银子。
        
但若能制造出新式火枪,再得到火药配方,也算值得。
        
很快,便到了拍卖之时。
        
首先便是那首山铜精,此物蕴含雷罡,乃制作法器上等材料,争抢之人众多,且都是太玄正教之人,不过是其他分院。
        
当然,都是正教体面人,自然也不会和江湖商贾那般,争得面红目赤、横眉冷对,甚至因此结仇。
        
都是默默出价,暗自衡量。
        
“一万两。”
        
“一万五千两。”
        
“两万两。”
        
当李衍将价格加到两万两千两后,顺利拿下首山铜精。
        
旁边一位老道忍不住笑道:“小友,活阴差如此有钱吗?此物价格虚高,你这买贵了。”
        
李衍无奈一笑:“这东西晚辈有大用,贵一点,也不能错过。”
        
十二元辰钱同样如此。
        
毕竟是孤品,价格也喊到了一万多两才拿下。
        
李衍掐指一算,这短短时间内,除去替人采买,他自己就花了六万多两,团队身家少了大半。
        
而这,还是极力克制,许多东西都不敢购买。
        
虽说剩下的钱还有不少,但也不敢乱动。
        
他建楼时要用,紧接着便是王道玄和吕三建楼,另外还得留点护身。
        
一番采买后,便已整整过去两个时辰。
        
见大殿之内众人都已结束,净虚子这才进来,拱手道:“诸位,请随我来。”
        
说着,带众人从侧门而出。
        
这也是一种保护,毕竟开窖法会上,并非没发生过杀人夺宝的事。
        
玄门正道身家不菲,购买物品价值惊人,拿到东西后,自然会先一步离开。
        
李衍也不着急,回到朝阳峰,和王道玄等人汇合后,便回到了望仙观。
        
等到晚上,万掌柜和权万忠才急匆匆而来。拿到东西后,满脸喜色离开。
        
待他们走后,李衍才将那十二元辰钱取出,在烛光下仔细欣赏。
        
这是十二枚小铜钱,圆形方孔。
        
正面刻着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等十二生肖,背后则有各种纷繁图案,符箓极为细小,且有日月星环绕。
        
中央写着“本命元神”四个大字。
        
他开启神通细嗅,顿时察觉不凡。
        
每一枚铜钱,都有罡气流转,自成局势。
        
局和势,完全是两种概念。
        
势头有尽,而宝局流转。
        
先天罡气汇聚成势,终究有消耗结束之时。
        
但若成局,那就完全是两个概念,可自行流转。只要保存得当,就像一个个小的风水局,长时间不毁。
        
他的三才镇魔钱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自成局势,但却是凶煞之气。
        
而这十二元辰钱珍贵之处在于,十二元辰按顺序排列,竟又能形成一个大局势。
        
“这是本命元神钱啊。”
        
王道玄看到,顿时目露震惊。
        
李衍好奇:“啥叫本命元神钱?”
        
王道玄解释道:“这本命元神钱可是稀罕物,最大的能力就是每晚存神时,手抱铜钱,就能将存神之力注入其中。”
        
“哦…原来如此。”
        
李衍恍然大悟,这玩意儿就相当于蓝瓶,毕竟关键时刻存神不够,对术士来说简直是致命,所以才如此珍贵。
        
但说实话,他心中有些失望。有大罗法身,若真碰到这种危机,顷刻就能恢复保命。
        
不是说此物不好,只是没有达到他预期。
        
而就在这时,一旁的王道玄则摇头道:“听闻本命用法颇多,老夫也只听人说过这种。”
        
“既是用来做刀穗,或许还有他用…”
        
李衍一听也觉得对,这让他对那老者如何做刀,更加期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