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欸?
        
汲仁诧异的望向郭昌。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不古啊。
        
你个浓眉大眼的,刚才还口口声声维护太子,现在卖起太子来竟也如此痛快,连毒誓的空子都钻?
        
不过此时他心中更好奇的,还是毁堤淹田的真相。
        
难道此事果然另有隐情,只有我一个人被蒙在鼓里不成?
        
“说得好!”
        
听了郭昌的话,刘彻面露欣赏之色,微微颔首,“将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让朕瞧瞧太子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诺!”
        
郭昌应了一声,当即徐徐道来。
        
从最开始刘据命他派斥候前往北岸四郡查探,一直说到毁堤淹田当夜,他被刘据叫到房内又连发十遍毒誓的事。
        
絮絮叨叨半个时辰,可谓是事无巨细。
        
听完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刘彻的眉头又微微皱了起来,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
        
然而汲仁却是表情凌乱。
        
怔怔的望着郭昌,心中的信念好像在这一刻彻底崩塌:“郭昌,你是说……这所有的一切皆在太子的掌控之中?”
        
“你以为?”
        
郭昌斜睨过去。
        
“不可能,这不可能!没有人能做到这步田地……”
        
汲仁依旧难以置信,口口声声的道,
        
“照你这么说,决堤之后除了濮阳北堤的那上百顷田地,新河下游就不该出现严重的灾情,你可有证据?”
        
“呵呵,回来之前我已派斥候去探过,一切皆如太子所料。”
        
郭昌冷笑,“何况此事瞒得了你,难道还瞒得了陛下?”
        
“汲仁啊汲仁,亏太子事事都惦记着你,时时都不忘护你周全。”
        
“没想到你到了这时候,对太子居然还抱如此成见,我郭某看错你了,心中只有替太子不值,你好自为之吧!”
        
“……”
        
汲仁闻言陷入了沉默,面色一阵红一阵白。
        
别的暂且不说,那郭昌让他加盖了官印的“治河三策”就是证据。
        
当时他以为郭昌只是想将功赎罪,又怕人轻言微,“治河三策”无法受到重视,因此才拉上他一起上疏。
        
而他也觉得“治河三策”的确是难得一见的良策,才勉强同意了下来。
        
现在细想起来,太子如此安排完全就是为了保护他……
        
“汲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想着这些,汲仁只觉得羞愧难当,又大声说道,“若果真如你所言,汲某此前对太子多有出言不逊,还向天子告状险些酿成大错,汲某愿亲自登门自裁谢罪!”
        
郭昌眼睛一瞪,当即破口大骂:
        
“你要死死远点行不行,我要是吊死在你家门口,你晦不晦气,到了这时候你竟还想恩将仇报?!”
        
“我……”
        
汲仁不由又是一愣,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终于。
        
“聒噪!”
        
上首响起了刘彻的声音。
        
汲仁和郭昌连忙收声垂首,老老实实的伏在地上。
        
“郭昌,你方才说,太子曾屡次警告于你,教你莫要坏了他大计,你可知究竟是什么大计?”
        
刘彻声音平缓低沉的问道。
        
“这……罪臣不知。”
        
郭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忙叩首道。
        
哪知汲仁沉吟片刻,却又在这时候说道:“陛下,前往濮阳时,太子曾邀罪臣共乘一车,途中说了些话,表露了一些想法,罪臣也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如实道来。”
        
刘彻又看向汲仁。
        
汲仁叩首道:
        
“太子与臣说起过十九年前瓠子决口的事,说陛下听信田蚡谗言,将水患拖延这么多年,至梁楚之地民不聊生,是陛下毕生的污点……”
        
“汲仁,汝母婢!”
        
听到这里,郭昌肺都差点气炸,再次破口大骂。
        
若非被绑成粽子,汲仁脖子已经被他扭断,可惜现在的他就只能蛄蛹了一下以示愤怒。
        
“郭昌,咆哮皇殿,你想作甚!”
        
刘彻豁然起身,抓起案几上的简牍就砸了过去,厉声喝道,“汲仁,你接着说,将你知道的全部说出来,不得有所隐瞒!”
        
“!”
        
郭昌何时见过天子如此震怒,顿时吓得身子一抖,脖子和篮(lan三声)子都不自觉的缩了起来。
        
汲仁也是打了个激灵。
        
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说了不该说的话。
        
汗流浃背的同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太子还说,陛下有苦衷归有苦衷。”
        
“可这污点想要洗清实属不易,必须使用特立独行的手段才可挽回……”
        
“罪臣当时不懂太子口中这‘特立独行的手段’是什么,就算如今知道了毁堤淹田的真相,也依旧感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确定这番话是否与太子的大计有关。”
        
“请陛下明断。”
        
听了这番话,刘彻有一次陷入了沉默,眉头皱成了疙瘩。
        
“特立独行的手段……”
        
他此刻也已经被绕了进去,大脑快速运转思考这些事情之间的关联。
        
然而他哪里知道,那只是刘据随口说的一句话罢了。
        
指的是他在距今四年后亲自前往瓠子决口,征发数十万役夫,甚至命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都脱衣干活才堵住瓠子决口的事。
        
而且当时刘据只是自言自语,只说了一半就意识到有外人在场,立刻闭口不谈。
        
因此汲仁也只听了一半。
        
刘彻仍在不断思索:
        
知道朕当年的苦衷,也直言那是朕毕生的污点,难以洗清……
        
明明发现了大禹古河道,却故意不说,偏要背负毁堤淹田的骂名……
        
心知此事朕必定追究,提前安置保护汲仁和郭昌,还赐予二人治河三策,一肩抗下所有罪责……
        
大计……
        
他什么都知道!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特立独行的手段……
        
特立独行的手段……
        
特立独行的手段……
        
“吱呀——”
        
隐约之间,刘彻忽然感觉面前的迷雾中有一扇小门打开了一条缝,一束光照了进来。
        
难道他正是在用这种“特立独行的手段”帮朕洗清污点???!!!
        
太子毁堤淹田,昏聩无能。
        
然朕施政得当,以至国泰民安,上天有感助朕逢凶化吉!
        
这不正是朕最近在极力证明的事情么?
        
太子竟有如此智慧,能算到这一步,连朕的想法都算了进去?
        
错不了!
        
也不会错!
        
只有这一种可能,否则一切便无法合理解释!
        
难道他还能故意倒行逆施,故意背负天下人的骂名,故意让朕废了他不成?
        
不可能,绝对没有这种可能!
        
他只是知道朕不容易,在默默的替朕负重前行!
        
有子如斯,汉祚之幸,朕之甚幸!
        
想到这里,刘彻忽然激动起来,鼻子都莫名的发酸,不知何时握成拳头的手正在微微颤抖。
        
朕的好据儿,朕的好儿子,朕的好太子……
        
自今日起。
        
朕再也不是孤家寡人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