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皇后寝殿
        
皇后双手握在腹前,在门口走来走去,不时的朝外看几眼,
        
房间里面,皇帝正在看赵枋临帖,小公主则正躺在床上玩耍。
        
不一会儿,
        
“如何?没吵起来吧?”
        
听到皇后的问话声,
        
皇帝抬起了头,他身前的赵枋也不临帖了,
        
父子二人十分相像的脸上,同样的表情瞪眼朝外看去。
        
“回禀娘娘,靖哥儿一直态度诚恳,奴婢来的时候,正给安国公老夫人认错呢!”
        
皇后叹了一声道:
        
“唉!好孩子!受委屈了!”
        
皇帝低头,示意赵枋继续写道:
        
“朕早说过了,徐家五郎长大了,肯定会懂事的!”
        
“皇后也别忧心!明日多多给徐家赏赐,今年待徐家四娘出嫁,你再给添些嫁妆。”
        
皇后点了点头,有些懊恼的说道:“方才该留在那里的,安国公老夫人辈分大,不知道靖哥儿要受多少委屈。”
        
皇帝摇头道:
        
“你留在那里,说什么话,偏向谁,都不好!不如让他们自己分辩,我看靖哥儿这小子就处理的很不错!”
        
听到皇帝的话语,赵枋一边点头一边临摹。
        
过了一会儿,
        
又有内官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
        
皇后笑道:“如何?可是已经结束了?”
        
内官躬身道:“回禀娘娘,徐五郎认错了,可是,他说.”
        
皇后急声问道:“说什么?”
        
“徐五郎说认错道歉之前有个事要做才行!”
        
“还应该让康健的谭家哥儿都来宫里,一起和他打一架,揍他一顿,这样他赔礼道歉才好。”
        
“后面还说.”
        
听着内官的复述,皇帝的表情慢慢沉了下来。
        
新郑门外马球场的这场交流,其规格不下于南熏门外与北辽使节的射箭活动。
        
兵事交流结束后,皇帝还没来得及听禀告,就因为安国公老夫人的事来到了皇后殿中。
        
“安国公谭家的子弟不是因为受伤才提前离场的?”
        
“回陛下,听徐五郎的说法,是跟着锦乡侯家子弟一起退出的。”
        
皇帝身前的皇子赵枋手中的毛笔也停了下来道:“父皇,这是未战先怯吗?”
        
皇帝缓缓点头后道:
        
“去,把顾大郎叫来。”
        
“是,陛下。”
        
内官退了出去。
        
皇帝看着皇后道:“安国公家的事,朕就不掺和了,皇后自己定夺就好了。”
        
“是,陛下。”
        
说着皇帝从书案后走了出来,赵枋道:“父皇,儿臣”
        
皇帝伸手,赵枋握了上去,随后父子二人朝着殿外走去。
        
待皇帝离开,皇后沉吟了一会儿后也带着人来到了方才离开的房间里。
        
皇后面带笑容,看到起身行礼的众人摆了摆手示意坐下。
        
落座后皇后道:
        
“老夫人,方才徐家哥儿说的,你感觉如何呀?”
        
安国公老夫人刚想说话。
        
皇后继续道:
        
“说起来,谭家哥儿能去梁家的马球场,还是几位国公来求的陛下。”
        
一旁徐载靖和张方领点头不止。
        
皇后又道:
        
“之前陛下因为是因为您家哥儿受了伤,这才早早离开。但听完内官转述徐家五郎的说法,陛下他说”
        
“这是未战先怯,便不过来了。”
        
安国公老夫人面上一急道:
        
“这”
        
“娘娘,那我孙儿的公道怎么办?”
        
皇后看着老妇人道:
        
“老夫人,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先不论别的,徐家小孩儿说的法子对他是有些不公平的。”
        
“这样都无法接受,我这做长辈的,总不能把他们俩捆了挨板子吧?”
        
安国公老夫人:“他们本就不该进言”
        
皇后不再微笑,淡淡道:
        
“老夫人,我也乏了!”
        
“宫里刚制成了一方疗伤的好药,等下送到安国公府上。”
        
一旁的英国公夫人起身道:“娘娘,我等便告退了。”
        
皇后笑着点了点头。
        
安国公老夫人起身,行礼之后也朝外走去。
        
来到走廊之上的时候,安国公家眷就看到徐载靖和张方领两人已经被内官请走了。
        
出了皇宫,
        
安国公家眷都上了马车,安国公老夫人仍旧生气,恨恨的低声道:
        
“哼!我可是陛下他的姨妈,居然这般袒护外人!”
        
车中的儿媳面色一变道:“婆母慎言!”
        
“闭嘴!”
        
马车中一阵寂静,
        
在车外安国公仆从的跟随下,马车远去。
        
安国公家眷还在出宫的路上,
        
皇宫内
        
早已等在偏殿的顾廷煜跟着内官进到了房间中,
        
顾廷煜拱手躬身:“见过陛下、殿下。”
        
“平身吧!”
        
顾大郎直起身,看着坐在御案后看着帖子的皇帝,又对着兴致盎然的看着他的赵枋微笑点了一下头。
        
皇帝一目十行的看了一下帖子,放下后道:
        
“大郎,这安国公、韩国公、锦乡侯等几家的子弟为何提前离场,你怎么没写?”
        
顾廷煜躬躬身:“回陛下,那些事应礼部同僚上奏。”
        
皇帝点了点头:“大郎,你出身武勋,又是朕的进士,看那金国武士比之我大周军士如何?”
        
虽然帖子之中已经写了,但顾廷煜依旧道:
        
“回陛下,臣问过几位,都说这金国武士很强,对上大周禁军亦是不落下风。”
        
“不过,下场与金国武士演练对战的几个儿郎还没给臣写帖子,具体如何还需问他们。”
        
一旁的赵枋眨眼道:“父皇,靖哥儿不是就在宫里么!”
        
皇帝一笑道:“去,把他俩都叫来。”
        
很快,
        
徐载靖和张方领便来到了殿内。
        
“陛下!殿下!”
        
徐、张二人躬身一礼。
        
“嗯,你俩今日和金国武士对练,感觉如何?张四郎,你先说。”
        
张方领道:
        
“是,陛下!”
        
“小人通过询问得知,金国立国前,为北辽宗室捕熊捉虎多以渔猎为生有耐心几十年前曾给北辽进贡数万良马北方苦寒让其极为坚韧”
        
“将领亲冒矢石.吃食亦是相同!”
        
皇帝听完点了点头。
        
“五郎,伱觉得呢?”
        
徐载靖躬身道:“陛下,四郎说的很全,小人查缺补漏。”
        
“就像四郎所说,金国多为部落,围猎之时须得听命令、能安静,不然只会让猎物逃脱,生活既练兵,与兵法相合。”
        
“而且一个部落就是一队,兵将相知,如臂指使。”
        
“今日谭家子弟用阴招重伤金国武士,这群武士虽极其愤怒,但首领下令,并无一人动手。”
        
一旁的张方领点头。
        
徐载靖继续道:
        
“这一两年来金国将士连续以少胜多,无一败绩,更是正面击溃北辽腹心部,士气极盛。”
        
“还有,小子看着金国武士很贪?”
        
此话一出,一旁的几人纷纷疑惑的看了过来。
        
徐载靖道:
        
“上午那金国武士来帐子之中后,眼睛总是会看着我们几个身上的金饰。”
        
“北方苦寒,金国武士本就没什么财产!但是一场战斗胜利,就能让他们获得诸多战利品。”
        
“而且金国武士说,他们战利品分配极为公平。”
        
一旁的顾廷煜拱手道:“陛下!金国虽地处蛮荒,但听其将士所作所为,处处暗合兵法所说之强军!实在是不可小觑!”
        
皇帝面色肃正的点了点头。
        
徐载靖在一旁拱手道:“陛下,北辽之所以连败,除了金国将士强悍、用命等诸般缘由,还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皇帝在御案后一愣,然后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徐载靖。
        
皇帝身边的赵枋,疑惑的看着面色由阴转晴的父皇,问道:“父皇?”
        
“五郎,你这小子自己说!”
        
赵枋转头看向了徐载靖:“靖哥儿?”
        
徐载靖躬身道:“殿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北辽主将!如若将领未战先怯,手下将士再勇猛,也赢不了。”
        
赵枋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张方领看着徐载靖,暗地里给徐载靖竖起了大拇指,这煽风点火上眼药的话,靖哥儿你是张嘴就来啊!
        
徐载靖心道,我可没瞎说,之前他从兖王藩地回来的时候,耶律隼没少和他说。
        
“好了,天色不早了!朕就不留你们用饭了。”
        
说着皇帝起身,带着一步一回头看徐载靖的赵枋离开了房间。
        
“顾大人,两位哥儿,这边请。”
        
内官在门口躬身道。
        
徐载靖三人出了宫门,
        
英国公夫人的车驾并不在,许是回家了。
        
顾廷煜看着身边的徐载靖道:
        
“靖哥儿,你方才一句话,安国公谭家子弟的官位,可能要有变化了。”
        
徐载靖微微一笑道:“那也不是坏事。”
        
顾廷煜笑了笑。
        
徐载靖看着准备上马车的顾廷煜,道:
        
“对了姐夫,今日在宫里我看到安国公老夫人身边有个妇人.”
        
顾廷煜点头道:“对,那是我小姨。安国公老夫人,乃是陛下的.表姨。”
        
徐载靖哦了一声。
        
“有空来看看你姐姐和外甥。”
        
说着顾廷煜进了马车,
        
徐载靖喊道:“知道了姐夫。”
        
随后,张方领和顾廷煜一路,回兴国坊,徐载靖则和青云骑马朝曲园街赶去。
        
此时太阳已经将要落山,
        
天色在迅速的变暗。
        
今日不过初三,曲园街上并没有出摊的侯府故旧,
        
在门口大灯笼的亮光下进了侯府大门,
        
依旧没换衣服,徐载靖径直进了主母院儿。
        
温暖的厅堂里,
        
载章正在和大侄儿玩,
        
徐载靖坐在椅子上,一边大口吃着母亲给自己留好的饭菜,一边道:
        
“母亲,就是这么回事儿!安国公老夫人辈分大,儿子一直是恭敬的。”
        
孙氏点了点头道:“那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儿子说,让谭家的都来很我打一架,岂不是更能出气。”
        
一旁的安梅捂嘴轻笑了一声。
        
看着母亲,徐载靖:
        
“母亲,这老妇人就是发生什么事,自己肯定没错,错肯定在别人身上的那种。”
        
孙氏道:“靖儿,这次你没做错!下次还有这种事,母亲给你出面。”
        
徐载靖鼓着腮帮子点头,然后将一块排骨的骨头吐了出来。
        
正想说什么的时候,厅堂外女使通传道:
        
“主母!外院儿递了张帖子,说是给二大娘子的。”
        
无须孙氏示意,竹妈妈便从门外将帖子拿了进来,递给了华兰。
        
华兰将手里的汤碗给了翠蝉,如今她有孕在身,每日少食多顿,有医娘在倒也没什么胎大的疑虑。
        
拿过帖子细细一看,华兰笑道:“婆母,是媳妇儿娘家宥阳大房的堂姊妹淑兰婚期定下了。”
        
孙氏一愣,伸手接过华兰手里的帖子,边看边说道:
        
“嘶,莫非是那个十二岁就过了院试的,姓.?”
        
华兰笑着点了点头道:“和您是本家”
        
徐载靖听到此话挑了挑眉,另外一边的载章也抿了抿嘴。
        
孙氏点了点头,看着两个儿子道:“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俩,人家十二岁就是秀才了,你们.”
        
徐载靖暗暗翻了个白眼儿,咽下东西后道:
        
“嫂子,可有打听过这秀才的人品?”
        
华兰笑了笑道:
        
“之前跟着祖母母亲去老家宥阳的时候,听长辈说过,寡母洗衣供他读书,也是苦里熬出来的.”
        
“人品,倒是没打听。这些年一直在读书,倒没什么事传出来。”
        
孙氏点了点徐载靖的脑袋:“人家都中秀才了,人品能怎么样?”
        
“母亲,你没听戏文里说么,这负心多是读书人.”
        
孙氏:“去去去!真是不盼着亲戚好。”
        
徐载靖撇嘴道:
        
“那,母亲咱们走着瞧。”
        
一旁的安梅道:“小五,你也是个读书的!”
        
徐载靖白了姐姐一眼后道:
        
“嫂子,这淑兰姐姐成婚,嫁妆应该少不了吧?”
        
华兰点了点头。
        
孙氏疑惑的看着徐载靖道:“靖儿,你问这个干吗?”
        
徐载靖叹了口气道:
        
“母亲!这孙秀才几年读书,家里也穷,自然是看不出什么来。但手里有钱了.”
        
“对了,嫂子,他十二岁就过了院试这么多年了,如今呢?”
        
华兰道:“听说还是个秀才,束脩什么的,大伯家里在帮他交着。”
        
“倒是之前有个算命先生,给这位秀才批了一卦,说他是什么.什么.”
        
华兰皱眉努力回想着,这怀孕后她感觉自己记性都不好了。
        
徐载靖撇嘴道:“宰相gin苗.”
        
华兰笑着点着徐载靖道:
        
“对对对,小五说的对。”
        
“维大伯家,也是想着能供这位秀才中进士,家里也能多个依仗。”
        
徐载靖放下筷子,心中暗道,要不找找兆大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