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刚到酉时(下午五点)
        
盛家
        
今安斋
        
小蝶从熏炉旁将烘干的幼童衣服收了起来。
        
一个年纪比小蝶小些的女使正在端着火种在点着房间里的蜡烛,
        
小蝶在房间里看了一眼:
        
“小袖,小娘还在绣东西,端的近些。”
        
那女使应了一声后将蜡烛放到了卫恕意近前,
        
卫恕意对着这个寿安堂来的女使翠袖笑了笑。
        
“小娘,公子的肚兜够多了,您怎么还绣啊?”
        
听着小蝶的话,卫恕意在烛光前端详了一下作品后点了点头,用小剪刀将线头剪断后道:
        
“这是给槙儿大姐儿肚子里的那个绣的。”
        
这时,门口的小女使喊道:
        
“刘妈妈来了。”
        
房间里的翠袖赶忙走到门口,将棉帘掀开,面带笑容捏着帕子的刘妈妈矮身在帘下走了进来。
        
看到卫恕意,刘妈妈微微福了一礼后道:
        
“小娘!大娘子听说您要从公中支钱买料子,给大姐儿做以后用得着的东西,特意差奴婢来给您送东西来了。”
        
说着刘妈妈回身,从跟来的女使九儿手里拿过了一块绸缎递了上来。
        
卫恕意看到翠袖将绣墩放好,她做了个请的手势,刘妈妈顺势坐了下来,
        
抚摸着料子,卫恕意发自内心的感叹道:“这料子当真柔软。”
        
“不瞒小娘,这是当年主母嫁妆里压箱底的几块料子!”
        
“大娘子说,这东西在别人手里那是浪费,只有小娘您的手艺才配得上它。”
        
“大娘子谬赞了!”
        
说完卫恕意看了一眼刘妈妈身后的九儿道:
        
“刘妈妈,这几日我在院儿里没什么事,给院儿里的女使做了几件棉夹袄。”
        
微微一笑继续道:
        
“不想,女使们有大娘子体恤疼爱,我做的倒是多余了!”
        
“我看着这位九儿姑娘的身形倒可能合身!您若不嫌弃.”
        
刘妈妈笑着道:“小娘哪里话!九儿,还不过来谢过小娘!”
        
九儿过来低头福了一礼,低着的眼睛中并无什么太过感激的神色。
        
卫恕意挥了挥手,小蝶赶忙去开衣橱。
        
卫恕意继续道:
        
“这几日要出去采买丝线,又要照顾槙哥儿,我这院儿里人手有些不够,想要借用一两個女使!不知能否请刘妈妈和大娘子说几句.”
        
刘妈妈看着卫恕意身边的料子,又看了看卫恕意的眼睛,笑着道:
        
“小娘,不如明日就把九儿留这里,奴婢回去和主母说。”
        
九儿正想抬头说话,就看到了小蝶在手里展开的那件有绣花的夹袄。
        
看着有些挪不开眼的女儿,刘妈妈嘴角带笑继续道:
        
“九儿在小娘这里,还请小娘有时间能教她一两手”
        
“刘妈妈哪里话,只要九儿姑娘想学,我自然知无不言。”
        
“九儿,还不谢过小娘!”
        
又说了几句话,
        
刘妈妈从今安斋走了出来,跟在她身后的九儿则是在抚摸着棉夹袄。
        
回了葳蕤轩,
        
“东西给她了?”
        
“回大娘子,给了。”
        
刘妈妈说着话,来到了王若弗身旁,一旁的彩环赶忙让出了饭桌旁的位置。
        
服侍着王若弗用了晚饭,
        
帮王若弗卸钗环的时候,刘妈妈说了卫恕意的请求,
        
听完后王若弗睁着大眼,微微皱着眉头道:
        
“借用九儿几天?”
        
说完摇了摇头,
        
刘妈妈也没多说什么,继续服侍着王若弗换上了睡衣,
        
等王若弗上了床榻,刘妈妈给她整理被子的时候,王若弗忽的说道:
        
“嘶,这卫恕意要九儿,不会是为了让九儿看我给的那块料子吧?”
        
刘妈妈点头道:“应是这个意思,卫小娘是在奴婢说了这料子珍贵后才开了这个口。”
        
“哼!倒也是个懂事的。”
        
“让九儿去吧!”
        
床边的刘妈妈应是后朝外走去,
        
很快房间里陷入了黑暗中,
        
床榻上一个喜不自胜的声音传来:
        
“一千五百贯!啧啧啧!”
        
第二日
        
凌晨的天空月朗星稀,
        
刺骨的北风中,
        
盛紘从林栖阁走了出来,
        
出了盛家,
        
在车上吃完还算烫嘴的米粥和肉馒头,
        
在宫门外下了车在殿外候着的时候,
        
盛紘感受着肚子里的温暖,舒服的出了一口白气。
        
此时还未进殿,御史台的谏官们倒也不会太过干涉官员们的行动。
        
想着晚上的宴席,盛紘还有些向往呢!
        
这时,盛紘身边有人走了过来低声道:
        
“盛兄,今日去不了樊楼了,皇甫家的舅兄归京,在潘楼设宴。”
        
盛紘一愣:“啊?柳兄,你这你.”
        
是亲戚的宴席,别人不好推脱,盛紘也不好去凑热闹。
        
“盛兄恕罪,明日我请客。”
        
“啧!好吧!”
        
“恕罪恕罪!”
        
说着盛紘的同科同年任职于大理寺的柳大人告罪后离开了此处,
        
来到一位中年官员身边,
        
那中年官员看着同盛紘说话的李光任李尚书,
        
低声问柳大人道:
        
“你这是那位是哪家的子弟?”
        
“舅兄,本来今晚和盛兄有约,盛兄乃是宥阳盛家的,嫡母是之前勇毅侯独女,大女儿嫁回了徐家。”
        
中年官员恍然大悟,眼睛一转道:
        
“今晚也邀来吧,听父亲说卢家嫡孙和徐家老幺是义兄弟。”
        
柳大人点着头,又走了回去说了几句后:
        
“盛兄,我这位舅兄亦是爱剑之人,今晚咱们好好的饱饱眼福!”
        
“嘶,柳兄,听你的意思,比你那柄银纹剑还好?”
        
柳大人点着头,这时殿门大开,有内官喊着话,
        
诸位官员开始入殿。
        
盛家讲堂,
        
庄学究进来的时候,惊讶的看着角落里空出来的座位,
        
正要发问的时候,载章起身道:
        
“学究,载靖他今早有事,应该很快就能到。”
        
“好,有日子没来上课了,不如大家说说这些天都干了什么吧。”
        
呼延家,
        
徐载靖走进呼延炯院子的时候,没让小厮福定通传,
        
而是直接进了呼延炯的屋子。
        
还算暖和的屋子里,
        
却没人招呼徐载靖,
        
原来,呼延炯正将头埋在满是水的有些深的脸盆里。
        
徐载靖也没打扰他,而是看着房间里正在飘着青烟的线香,
        
过了一刻钟,线香就要燃尽的时候,
        
“噗!呼呼呼!”
        
呼延炯猛的抬起了头,抹了一把脸后开始大喘了起来。
        
然后被眼前坐着的徐载靖吓了一跳:
        
“靖哥儿?你怎么来了?”
        
徐载靖冲着呼延炯竖着大拇指道:
        
“厉害!”
        
说完后,徐载靖又指了指身旁的摆着的长剑道:
        
“来给你送这个的!”
        
呼延炯接过福定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着脸上的水珠一边走了过来。
        
将毛巾放到一旁的椅子上,他拿过大高铁剑后并未拔出而是仔细的看了看剑鞘道:
        
“嚯!青龙木!”
        
说完后顺手一拔:
        
“嘶!好剑!靖哥儿哪里搞得这般好的大高剑?”
        
“陛下赏的。”
        
“这么贵重,你怎么能送人呢!”
        
说着呼延炯摇头道:“我不能”
        
徐载靖:“陛下赏了几十把!”
        
“咳!我不能不要!”
        
说着,呼延炯将长剑放到了一边,
        
走到旁边的房间里又拿出了一柄长剑:
        
“这是之前在登州,从北辽海商手里买的,花了我二百两金子。”
        
将长剑递给徐载靖,
        
徐载靖拔出来看了看道:“不失为一柄好剑。”
        
拿着徐载靖送的长剑,看着剑身上的花纹,呼延炯感叹道:
        
“和它一比,唉!”
        
而徐载靖则是放下了剑,走到了刚才呼延炯站的水盆前,
        
看了看呼延炯,徐载靖深吸了口气将脸浸进了盆里。
        
一旁的福定已经机灵的重新点了根线香。
        
一开始呼延炯还没感觉出什么,
        
但是等到线香快要燃尽的时候,看着还趴在盆里的徐载靖,
        
呼延炯主仆二人惊骇的对视了一眼。
        
又过了一会儿,徐载靖脸上滴着水,同刚才的呼延炯一般喘着粗气,之前他可从来没这样练过。
        
“炯哥,如何,我憋了多久?”
        
“一炷香而已”
        
擦了脸,徐载靖和呼延炯又说了会儿话。
        
冬日枯水也有好处,
        
能让呼延家中常走内河的故旧、管事看清楚去北边河道的情况,
        
到了天气暖和的时候,就能有针对的清淤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徐载靖这才知道之前去扬州的时候,
        
和他有交集的两位呼延家的子弟,如今也被调到了去往北方的漕运河道,
        
明年如若打起来,
        
或许有机会立功。
        
和潘大娘子辞行后,
        
徐载靖带着云想来到盛家讲堂的时候,
        
正听到长枫在说之前在附近无偿发放炭火的事情。
        
中午,
        
盛家大厨房送来午饭,
        
讲堂里众人正在食不言,所以很是安静,
        
忽的,透过讲堂冬日里按上的窗格,
        
院外传来了脚步和说话声。
        
长柏的小厮汗牛,看着长柏微微皱着的眉头,赶忙起身来到了院外。
        
很快声音消失,汗牛也回了院子,
        
正在吃着笋干的学究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汗牛躬身道:
        
“回学究,是七八个城外的老夫人庄子上的管事佃户,特意来给老夫人磕头的。”
        
看着齐衡皱眉停筷,疑惑的样子,
        
墨兰笑着回头道:
        
“齐衡哥哥,之前祖母将庄子上的棉花赏赐了不少下去做冬衣呢!”
        
墨兰身后的如兰不甘示弱的说道:
        
“齐衡哥哥,前日祖母还差人去庄子上看了,免了两家塌房子的农户佃租呢!”
        
齐衡点头道:“老夫人心善。”
        
说完后齐衡回身看了看最后面的明兰,
        
明兰正闭眼睛慢慢的咀嚼,
        
肥肥的脸庞上满是享受,
        
这时,云想有些尴尬的走到了明兰书桌旁,
        
“六姑娘。”
        
明兰睁开了眼:“唔?”
        
云想抿了抿嘴唇道:
        
“我家公子,问.问伱桌上的熏鱼还吃不吃!”
        
“不吃的话他吃。”
        
听到云想的话,
        
明兰赶忙将熏鱼倒进了自己的碗里,加快了咀嚼的速度,
        
还斜着看了一眼看徐载靖,
        
正好看到叼着一根鱼刺的徐载靖正盯着她。
        
明兰挥了挥手,
        
小小桃站到了自家姑娘桌边,成功挡住了徐载靖的视线。
        
二门处,
        
老夫人穿着厚厚深色的斗篷,
        
在房妈妈的搀扶下,
        
看着跪倒的庄户众人,站着摆手道:
        
“起来,都起来!真要感谢我,待开春你们努力耕种就行了!”
        
众人并未起身,
        
跪着的庄户们说道:
        
“老夫人,先让我给您磕个头!”
        
“放心吧老夫人!”
        
“俺一定尽力!”
        
老夫人看着庄头老崔道:“你管管!”
        
崔庄头赶忙应是喊道:
        
“是!赶紧起来,不然明年撵出去!”
        
这话十分奏效,跪着的庄户们都站了起来。
        
“你们的心意我收到了,老崔头你带着他们去门房喝些热水,等这里备好了,就和他们回去吧!”
        
崔庄头将人推搡着走,
        
他却留在了最后,给盛老夫人深深的躬身一礼,
        
托老夫人的福气,如今他在庄子里的威望那是非常的高!
        
毕竟小雨庄周围其他家的庄子,冻死或者塌房压死的,不在少数。
        
盛家库房中放出了些白菜、猪肉和绿豆粉条,
        
装了一板车让小雨庄的庄户们带回去,算是老夫人的回礼,请小雨庄的庄户们吃一顿饭。
        
冬日天黑的早,
        
盛紘下衙回家打扮一番后来到了潘楼。
        
因为距离冬至还有三天,
        
所以今日大周皇帝宿在了大庆殿,
        
大庆殿与宣德门、大庆门在一条直线上。
        
宣德门外的空地上,
        
扎了棚子布置为‘警场’,
        
警场内有数百名精锐的禁军士兵充作武严军士,武严军士的腰间则是带着鼓,
        
旁边的宣德门门楼下的宫墙上,也有拿着号角的禁军。
        
所以,当盛紘上到潘楼三楼的时候,
        
就听到了来自宣德门宫墙上苍茫的号角声,
        
号角声结束后,又是一阵忽高忽低的鼓声,几百人一起敲鼓,在潘楼听得清清楚楚。
        
不同于徐载靖、顾廷烨这般的少年人,
        
知道这些参加宴会的官员身份,汴京府衙直接派了衙役来此。
        
再次出现在潘楼的李慕白,
        
看着经过自己眼前,或是挂在腰间或是仆役捧着的名贵长剑,再看看自己腰间的佩刀,无奈的笑了笑。
        
周围没人,李慕白的师父给了他一下后道:
        
“笑?知道刚才过去的是谁吗?”
        
“师父,谁啊?”
        
“吏部的盛大人!!”
        
曲园街,
        
舒伯的摊子上,一脸憔悴的兆眉峰看着骑马而来的徐载靖,招了招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