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一旁。
        
太子朱标剑眉紧蹙。
        
他与朱樉一样听得云里雾里,没有领悟林澈话里的深意。
        
就在他准备起身询问父皇时,隔壁的声音再次响起:
        
“知道你听不太懂!咱就举蒙古人为例!”
        
“现在在中原定居的蒙古人,经过百年的融合,你看到他们时,还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当年骑着马,纵横草原的野蛮气质吗?”
        
“这些人活的比咱汉人都像汉人,气质儒雅、文质彬彬,他们对外从不说自己是蒙古人,而以汉人自居,以做为汉人为荣。”
        
“这些人完全适应了农耕生活,再让他们回草原牧马,打死都不会回去的!”
        
“可以说这些蒙古人彻底被汉文化,给同化了!”
        
“已经彻底融入中华民族!”
        
眼看朱樉似懂非懂,林澈继续说道:
        
“这些蒙古人由游牧文明,变为农耕文明,经济结构和传承文化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回看历史长河,你不难发现,华夏民族是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进来,经过不断的融合而成的。”
        
“这些被吸纳进华夏民族的他族人,带来不一样的文化和技术,还有财富。”
        
“西汉初期,大汉军队与匈奴交战,屡屡落入下风,因为当时汉军以步军为主,即使有骑兵,骑兵的战斗力也远远无法跟匈奴骑兵抗衡。”
        
“不是汉人体质不如匈奴,实在是胯下的战马质量,远不及对方。”
        
“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一劣势得以扭转,知道汉武帝是怎么做的吗?”
        
听到这个问题,朱樉认真想了下。
        
汉武帝抗击匈奴的故事,大学堂大儒们曾经不止一次讲过,就不知道这些大儒们的理念,合不合林先生…
        
朱樉小心翼翼说道:
        
“汉武帝推出专门养马的政策,并且雇佣善于养马的匈奴人训练战马。”
        
“啪!啪!啪!”
        
林澈鼓掌赞道:
        
“伱说的没错!”
        
“汉武帝就是实施了你说的策略,一举扭转了战场上的颓势。”
        
“而汉匈战争也由防守转为进攻。”
        
“这就是中华民族先进的地方,取长补短,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朱樉若有所悟,似乎明白了一些:
        
“如此说来…先生的意思,咱们汉人要不断的从异族那里,吸纳技术和财富,用以强大自身?”
        
“通过文化,融合异族!”
        
此言一出。
        
林澈眼底露出欣慰之色:
        
“不错,总算领悟了一些。”
        
“说对了一些,但说的不完全。”
        
得到林澈的夸奖,朱樉情不自禁露出喜色,作揖道:
        
“学生愚钝!”
        
“请先生赐教!”
        
说完举起杯子,给林澈敬酒
        
林澈随意举杯和他碰了下,淡淡说道:
        
“吸纳技术对了。”
        
“吸纳财富不对。”
        
“吸纳财富不对?”
        
朱樉听了这话,咀嚼了几遍,又迷糊了。
        
见状。
        
林澈笑了笑:
        
“直接吸纳财富,这很困难,之前不是也说了,那些异族如今都学精了,没这么好忽悠。”
        
“故而,咱们换一种方法。”
        
“吸纳携带财富的人,吸纳可以生财的人,挖断这些异族的根儿。”
        
“让这些异族有钱人,来咱大明,一辈子就干两件事。”
        
“挣钱,花钱!”
        
朱樉:“…”
        
“你要知道,上流阶层都是通的,让这些异族有钱人,在大明社会花钱活的舒服,感受咱汉文化的魅力。”
        
“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就有更多的异族有钱人来大明享受生活,最终被彻底同化为汉人。”
        
“大家各取所需,会花钱的来享受,会挣钱的多缴税。”
        
“岂不美哉!”
        
听完林澈这话,朱樉猛地站了起来,眉宇间尽是钦佩。
        
与此同时。
        
隔壁的朱家父子,也都露出惊叹之色。
        
然而。
        
还未等父子二人抚掌叫好,林澈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不过,这事也只能想想而已,没有可能。”
        
“要怪就怪,当今皇帝开历史倒车,走入了死胡同。”
        
“大明经济不可能腾飞!”
        
“大明也会因为缺钱而亡国!”
        
此话一出。
        
朱元璋顿时怔住了,心道:
        
说得好好的,咋又拐到咱身上?
        
咱招谁惹谁了?
        
咱怎么又开了历史倒车?
        
被林澈这么一说,咱都成了大明历史的罪人了!
        
朱标见父皇脸色难看,犹豫着要不要劝劝。
        
就在这时。
        
一墙之隔的朱樉,问出了这边父子俩的疑惑:
        
“林先生…”
        
“您何出此言啊!”
        
“您之前不是还夸当今皇上文治武功,可称之为千古一帝…”
        
“咋说着说着,又成了亡国之君了?”
        
朱樉说着,百思不得其解。
        
这林先生讲课确实好,讲到痛快时,让人激愤,热血沸腾。
        
可是总在关键时,来个转折,动不动就亡国,听着渗的慌。
        
林澈呷了口酒,淡淡道:
        
“夸归夸,骂归骂。”
        
“功不能抵过,过不能掩功,这是两码事。”
        
“你要知道,开国皇帝立下政策,若是当时意识不到错误,往往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就算是后世子孙发现有问题,也不会轻易去废除,不然会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可不就是得亡国?”
        
“这些我之前也跟你讲过。”
        
朱樉叹了口气,本来还想替老子辩解两句,奈何人家说的都是实话,真没办法辩解。
        
想了会,站起来躬身道:
        
“学生没领会先生的意思。”
        
“请赐教!”
        
林澈自斟自饮后,身子放舒展了,才说道:
        
“这东西其实没什么好讲的,说多了就成了抱怨。”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人的眼光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能做到放眼未来几百年,做错事也属正常。”
        
“知道东西多了,却没法改变,会更痛苦。”
        
“你呀出去后继续做你的勋贵少爷,何必自寻烦恼?”
        
听了林澈这话,朱樉面红耳赤,咬咬牙,不死心道:
        
“话也不能这么说,您看咱跟着您学了半个月,多多少少也有不小的进步!”
        
“感觉比以前强多了!”
        
朱樉看到林澈酒盏见底了,急忙将酒满上,扯了块鸡腿,递给林澈,讨好说:
        
“要不,你就随便讲讲?!”
        
“权当喝酒解闷!”
        
“要不然听一半,漏一半,浑身怪难受的!”
        
“先生您说对不?”
        
林澈听了摇摇头,接过递过来的鸡腿,无奈道:
        
“你呀,有用的东西你不听,没用的你倒是刨根问底,没完没了。”
        
“你还真难缠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