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2006年3月5日。
        
京城时间12时30分。
        
反卫星拦截测试结束约两小时后。
        
国家航天局。
        
当被迫提前结束婚假的常浩南乘专车赶来这里时,里面早已经坐好了一片各级别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
        
并且,还有很多正在赶来的路上。
        
今天发生的情况实在过于特殊。
        
你说严重吧,好像和华夏又没有直接关系。
        
但要说不严重,那万一过段时间真把国际空间站给撞了,绝对是能在人类史留下一笔的大事……
        
以至于首长在得到消息之后,甚至有些拿不准自己究竟该找哪些部门的人来开会。
        
最后还是考虑到此事与国际空间站有关,所以把重点放在了国家航天局。
        
而空军、第二炮兵、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但凡能扯上哪怕一点边的单位,也都派出了代表或代表团前来参加
        
几乎填满了足以容纳上百人的会议室。
        
这种过于开放的场合,大领导肯定不方便亲临现场。
        
但还是以视频形式参加了会议,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决策。
        
常浩南来的不算晚,航天局孙燕来局长正在台上向众人说明目前的情况。
        
“现在欧洲航天局、俄联邦航天局,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测控站,都已经完成了对那块太阳能电池帆板的轨道跟踪,目前暂将其命名为40396/2006-037CQ,尺寸为1200mm*4800mm*25mm,在大约两个小时前,刚刚以每秒13.27km的速度与国际空间站交错而过,最近距离大约2.1km……”
        
整个会议室内,顿时一片哗然。
        
从刚刚那个编号就不难看出,人类目前正在对大约4万块太空垃圾进行追踪,其中占据大约87%的所谓“大型”垃圾,门槛也不过是任意方向上的尺寸大于10cm而已。
        
你这直接整了个1米2宽、4米8长,比不少中等体量卫星还要大的东西?
        
“国际空间站有危险么?”
        
很快便有人问道。
        
“根据目前的计算,至少在短时间内还没有。”
        
孙燕来回答道:
        
“但40396号不仅尺寸很大,而且还处在高速且不规则的翻滚过程中,因为观测手段的限制,目前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姿态变化情况。”
        
“而且太空中并不是真的没有阻力,宇宙尘埃、大气分子、引力变化、还有其它太空垃圾的碰撞……这些都会导致40396号的运行轨道发生变化,除非国际空间站能永久提升30-50公里的轨道高度,否则恐怕会持续受到碰撞带来的威胁。”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第二个人再提问。
        
棘手。
        
太棘手了。
        
上次人类处理这么大尺寸的“太空垃圾”,大概还是礼炮七号。
        
但后者只是失控且失联而已,基本功能还是在的,甚至留有完好的对接口,所以最后派两名艺高人胆大的斯拉夫超人宇航员去手操非合作对接,愣是给修好了。
        
然而这个40396号是一个孤零零的太阳能电池板,还是运行在大约400公里这个最为繁忙和敏感的高度上,一时间甚至没人能想到要如何处理。
        
总不可能让美国人再打一发标准3吧?
        
从技术上,这个电池板几乎的红外特征很差且很不规则,LEAP的导引头未必能识别出目标来。
        
而政治上,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国内也都不可能允许。
        
“NASA方面怎么说?”
        
虽然情况非常严峻,但问出这句话的人语气中还是难免带着些幸灾乐祸。
        
没办法,人之常情。
        
虽说航天是人类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不假,但那空间站上又没有华夏航天员,更何况当年还是你阿美莉卡不当人,非得不允许我们加入。
        
你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过孙燕来作为航天局一把手,还是维持了基本的体面:
        
“NASA方面还没有对此公开做出回应……实际上包括欧空局和俄航天局在内,也都还没对外界公开这个消息,应该是在考虑对策。”
        
“如果要让国际空间站的轨道提高50km,那一艘,甚至是两艘联盟飞船的动力甚至都不够。”
        
周平建这会儿本来就在研究天宫一号,对于这些细节手拿把掐:
        
“另外,如果真提升上去,那后续所有的相关航天计划,包括上面搭载的各种设备也都要调整,工作量几乎相当于放弃现有国际空间站从头再来……”
        
“……”
        
随后,又有几名航天局和航天科技集团方面的同志发表了各种技术层面的看法。
        
总之就是,虽然碰撞概率不大,但一旦真有风险,那就很难躲开。
        
但很明显,今天这场会开起来,绝对不是为了讨论技术的。
        
否则首长根本犯不着隔着屏幕参会,直接看一眼会议记录就完事了。
        
因此,李忠毅很快开口,把已经跑偏的话题给掰了回来:
        
“这可能是人类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意外事件……虽然表面上和我们无关,但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已经重新落座的孙燕来首先说道:
        
“航天局已经准备好了新闻发布会和媒体通稿,准备从三个角度、总共九个方面对美国这次冒失的反卫星拦截做出批判,尤其要强调,我国已经提前预知到了相关风险并做出警告,但美方仍然一意孤行,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风险。”
        
“另外,我们准备制作一个专题节目,就叫做《美国航天之死》,当然考虑到国际影响,只准备出汉语版本在国内播发。”
        
算是中规中矩的反馈。
        
除了能出口恶气以外,也能向全世界证明华夏在航天理论层面的强悍实力。
        
“总觉得缺了点主动性……”
        
有人说出了常浩南的心里话。
        
“国际空间站没有我们的份额,就算要赔偿也是俄国人出面,咱们实在没什么话说啊……”
        
“我国的空间站也要设置在类似高度,如果以这个理由提出索赔呢?”
        
“那就没个完了,太空垃圾这东西每个国家都不少制造,这个头可不好开……”
        
“……”
        
各种想法你来我往,完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看着火候差不多到了,刚才一直当小透明的常浩南总算举起了手。
        
他的名字,在行业内如今已经算家喻户晓了。
        
因此众人还是给出了足够的尊重,纷纷安静下来。
        
“我认为,可以考虑由我国出面,把这块40396号太空垃圾给处理掉。”
        
常浩南面色如常,但说出的话却像是平地一声惊雷。
        
引发的反应甚至比刚才孙燕来介绍情况时更大。
        
“我们处理掉?”
        
就连李忠毅都是满脸惊愕。
        
他当然知道常浩南所说的意思:
        
“但是……我们虽然也有一定的反卫星技术,但此前从未进行过测试,而且现阶段的水平也完全不支持这样的命中精度?”
        
“再者说,美国人刚刚搞出这么严重的问题……”
        
就在他犹豫着组织语言的时候,后者却没有让他再次开口:
        
“直接上升式的反卫星技术,我们现阶段确实做不到命中这么小尺寸的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就算做到了也无法保证能解决国际空间站面临的问题。”
        
“但如果我说,我准备把它给抓下来呢?”
        
说到这里,他没等其他人做出反应,便看向旁边不远处坐着的周平建:
        
“周总师,如果发射上去一个在轨运行的航天器,然后利用类似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技术,那么应该有把握把轨道精度确定在1.5米*4.5米的尺度范围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