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63章 一转攻势!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07 02:54:32
        
虽然IPCC并不是一个多么严肃的场合,但郑国刚突如其来的这么一句内容,听上去也确实有点暴论的味道。
        
以至于绝大部分听众,甚至包括美国代表团的第一反应都是笑出了声。
        
倒不是嘲笑。
        
只是下意识觉得,这个华夏人应该是想要活跃一下气氛,给这间已经充盈着火药味的房间降降温。
        
然而有些比较机敏的人却已经看出来,华夏代表的表情和语气严肃,完全不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
        
恐怕是憋了什么大招。
        
在这样有些怪异的气氛下,郑国刚却表现的丝毫不慌。
        
直到此起彼伏的笑声逐渐平息之后,他才继续开口道。
        
“众所周知,导致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并不只有二氧化碳,只是因为其排放量相较于其它温室气体很高,所以才得到了最多的关注。”
        
“但是,根据我们最近几年的详细测算和复核,美国在过去五年中排放了惊人的超过5亿吨甲烷!”
        
说到这里,为了让下面的听众加深印象,郑国刚刻意停顿了片刻。
        
但又没有停下太长时间。
        
在大部分人想明白10亿吨甲烷这个概念之前,就抢先解释道:
        
“这一数量虽然只有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约四分之一,但考虑到甲烷的GWP值在后者的二十倍以上,因此这5亿吨甲烷对温室效应所做出的贡献几乎是二氧化碳的五倍,或者换个概念,相当于全世界一年内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和!”
        
逐渐地。
        
美国代表团,笑不出来了。
        
这哪里是在活跃气氛。
        
这是要刨我们的根呐!
        
但郑国刚的进攻却并没有停止,反而还愈发猛烈:
        
说到这里,也没管台下听众们的反应,只是不紧不慢地从面前的文件夹中取出了两张表格。
        
其中一张是一副折线图,因为距离太远,即便通过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也看不太清上面是什么。
        
但第二张却一眼就能看出,是整个北美大陆的排放浓度示意图:
        
“而且,相比于可以被生物手段吸收并转化的二氧化碳,甲烷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更加持久,如果以100年为周期计算,那么其平均GWP值将达到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对于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
        
“在进行过排放源合算之后,我们发现美国范围内甲烷浓度排放过量的地区,与其集中发展养殖业的区域高度重合,因为圈养而非散养状态下的牛羊等偶蹄类动物,会因为营养代谢平衡失调而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甲烷气体……”
        
“除了破坏气候以外,超量的甲烷排放还会在附近地区上空形成积聚化的甲烷云团,美洲大陆近些年来的超恶劣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也正是与此有关,美方必须为此而承担责任……”
        
“至于具体分析过程,我们已经发布了完整的报告,各位可以自行查阅……”
        
“……”
        
这一番发言,郑国刚是喷了个爽——
        
他虽然刚刚上任气象局副局长,但IPCC和联合国有关环境和气候的会议却不是第一次开了。
        
过去只能单方面的被动防守,而且面对的还都是毫无根据的造谣中伤,要说不感到憋屈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终于有机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指点点,自然要把心中积压已久的郁气一扫而空。
        
就差指着鼻子痛骂美国人是地球的癌细胞了。
        
而面对这一通直球进攻,美国代表团的第一反应却相当混乱。
        
大部分人甚至直到郑国刚全部说完都还没反应过来。
        
显然,他们甚至都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被别人指责的一天。
        
至于反驳……更是无从谈起。
        
这就像是你上台毕业答辩,事先都没准备,面对评审的质疑自然只能唯唯诺诺。
        
但是,答辩可以只答不辩,只要平安落地就好。
        
美国人这一波要是不说点什么,就要闹大笑话了。
        
最先上台的巴西代表更是直接傻眼——
        
我只是照例过来讨个钱,怎么突然就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亚马逊雨林快不行了我就是随便说说,可不能当真呐!
        
你们离远点,血别溅我身上.jpg
        
总之,在郑国刚话音落下之后,足足有大概半分钟时间,整个会议厅内竟无一人公开发表意见,只剩下一些微不可查的窃窃私语声……
        
好在经过了最开始的乱套之后,美国代表团那边也很快组织好了反击的节奏:
        
“我们反对!这是无端的指控!”
        
刚才上台的美国代表愤怒地咆哮起来。
        
其实照理来说,在发言环节之后会有一个集中的提问和讨论环节。
        
但正如之前所介绍的那样,IPCC这种组织开会和菜市场的区别真心不大,尤其现在大家都想要看美国和华夏两边到底会如何撕X,所以主持人只是出于责任稍微制止了一下,见到不起作用之后也就跟着一起吃瓜了。
        
而郑国刚这边其实可以不管下面的反对继续说下去,但这个甲烷排放问题本身就是给美国人挖的一个坑,所以他干脆停下动作,示意对方先说。
        
“10亿吨甲烷,这根本就不现实!”
        
美国代表的声音继续响彻会议室:
        
“先不说这样数量级的甲烷能造成多么可怕的温室效应……如果真的按照华夏代表所指出的那样,那么只要在空气里划着一根火柴,都有可能在美国上空引发一场大火……”
        
“另外,据我们所知,华夏迄今为止并未发射过任何一颗具备甲烷探测功能的卫星,也并未向任何国家开放空域进行气象探测研究,那么请问华夏代表,你们是如何获取到报告中的数据,又如何证明其可靠性?”
        
应该说,这个切入角度算是有理有据——
        
虽说偶蹄类动物消化过程中发酵生成甲烷的原理没错。
        
但10亿吨,而且还是点状排放?
        
如果真的动笔算算,就知道确实是说梦话一样数字。
        
这几乎相当于美国遍地都是天然气井,并且随时随地在往空气中喷天然气。
        
真有那么多的话,收集起来卖钱难道不好么?
        
就算无法收集起来,也应该像油田那样搞个引气管烧掉才对。
        
因此,在这段反问过后,现场的气势似乎又重新倒向了美国一方。
        
不过,郑国刚却仍然面色如常,甚至没忘了喝口水润润喉咙。
        
显然是有备而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很奇怪了……”
        
他故意用了比较夸张的语气,同时又从面前拿起了另外两页纸:
        
“我国确实没有发射过甲烷探测卫星,但我们在报告中所进行的一切分析,都是依据美国环境保护署自己发布的数据而进行,例如北美上空的甲烷浓度,就是利用浓度已知的二氧化碳作为参照物,对它和甲烷在红外光谱上的共同吸收带进行浓度反演而来。”
        
“除了北美以外,我们还利用同样的方法对东亚、西亚、西欧和北非地区进行了甲烷浓度反演,结果与这些地区本身的测量值或估计值相差都在15%以内,足以证明这一算法本身的有效性……”
        
“当然,这些文件同样在我国相关部门的网站上公开,各位可以自行查验……”
        
说到这里,郑国刚重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直视美国代表团的方向:
        
“如果这一计算方法仅在北美出现如此巨大的偏差,那只能说明……美方公布的污染物排放原始数据,存在严重问题!”
        
!!!
        
一瞬间,全场哗然。
        
就连一些原本对这类口腔体操没有兴趣的国家代表,这会也来了精神。
        
虽然大家多多少少都怀疑过美国方面公布的数据不准确,但华夏人这是第一次把事情拿到台面上。
        
更重要的是,还端出来了证据。
        
所有听众们的注意力都重新转移到了代表席上,准备听听美国又会拿出怎样的说辞来反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