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52章 M88-3上的新型气膜孔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0 06:17:18
        
就在常浩南等人接回那四架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几乎同时。
        
盛京,航空动力集团第606研究所。
        
如今已经升任为全所总设计师兼副所长的刘永全,此时正在对着电脑,查看下属几个设计研发团队刚刚提交上来的阶段性问题汇总。
        
这是他在参与涡扇10项目时,从常浩南那里借鉴过来的一个习惯。
        
后者在主持项目时,会不定期要求下属各设计小组将前一阶段新发现的,或是过去就存在、但理解仍不够透彻的问题提交上去,再分别进行解决和处理——
        
并不是说马上拿出一个结论,而是给出对下一阶段工作方向的引导。
        
实际上,这也正是常浩南通过系统开展项目时,系统给他的引导方式。
        
因此,对于参与者能力的提升也是几乎立竿见影的。
        
而刘永全作为常浩南的副手,正是从中获益最多的人。
        
所以在开始主持所里的技术研发工作之后,也有样学样地采取了类似的办法。
        
只不过他很快发现,这种接近于手把手教学的方式疗效虽好,但对于项目领导者本身的水平和工作强度要求很高。
        
结果就是,本就不算充裕的休息时间,又被挤占掉了不少。
        
“这一份也弄完了……”
        
刘永全一边自言自语地嘀咕着,一边移动鼠标,点击了一下屏幕上的保存键,然后关掉文档:
        
“那就……还剩下最后两份。”
        
他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开始思索要不要休息一会。
        
也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进!”
        
刘永全觉得有些庆幸。
        
因为不用再纠结了。
        
房门打开,一名身穿蓝色工装的技术人员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从对方那根本压不下去的嘴角,不难判断应该是有好消息。
        
“小万呐,是你那边的测试做完了?”
        
来人叫万中辉,是常浩南之前从涡扇10项目组基层挖掘出来的一位年轻人。
        
考虑到刘永全目前正好在负责M88和SeA系列发动机的改进和研发工作,于是便交给他进行培养。
        
也算是带着见见世面。
        
当然,说是年轻人。
        
其实已经三十出头了。
        
比常浩南岁数都大。
        
只是在正常的工程师发展路径上还算年轻。
        
“没错。”
        
万中辉点了点头,把一直夹在腋下的文件夹放到了办公桌上:
        
“M88-3发动机新型气膜冷却设计的测试结果,您过目。”
        
按照之前给斯奈克玛画出来的饼,M88-3发动机要在寿命和可靠性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基本达到最早M88-1型号的性能。
        
重中之重自然是将推力提升10.5%,达到约8.4吨的水平。
        
而提高推力,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自然是提高涡轮前温度。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机匣减重、提高升压比、以及降低油耗等一系列升级内容。
        
不过,考虑到M88-3将和猎鹰Z使用的SeA系列发动机共同核心机,尤其是共用热端部件,因此为了提高研发效率,肯定要把燃烧室和涡轮的改进作为最高优先级。
        
而眼前这份测试报告,就是对他们几個月以来工作成果的初步检验。
        
“我看你这样子都能猜到,结果肯定符合预期。”
        
刘永全一边说着,一边把文件夹拉拿到自己面前,然后翻开。
        
“主流沿程对流换热系数和在涡扇10上的表现相仿……”
        
“压降水平相较之前的测试高出约10%……这是M88升压特性决定的,只能先这样了……”
        
“动力粘度……”
        
“雷诺数……”
        
“……”
        
他拿着一支没打开笔帽的圆珠笔,一行接着一行飞速浏览过测试报告的内容。
        
按照常浩南的要求,M88-3涡轮部分的冷却气膜孔设计几乎完全照搬了涡扇10。
        
尽管散热原理几乎不会因发动机结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毕竟没有经过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因此很多性能还是出现了一些下降。
        
当然,这些都是预料之内的。
        
因此刘永全也并未大惊小怪。
        
直到看见最后一项时。
        
“主流沿程努赛尔数……”
        
他手上的动作不由自主地顿了一下,接着发出了略带好奇的声音
        
“嗯?”
        
这个反应顿时让一脸喜气的万中辉紧张起来:
        
“刘总,怎么了么?”
        
“唔……。”
        
刘永全抬起手摸了摸下巴:
        
“这个努赛尔系数似乎有些偏高……”
        
努赛尔系数,是对流热量与传导热量的比值。
        
这一数字偏高,但对流散热系数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传导散热量偏低。
        
当然,具体到航发这个环境下,努赛尔系数一般都是两位,甚至三位数的水平。
        
所以传导散热高点低点几乎不会有什么差别。
        
甚至绝大多数情况下,设计师都不会特地去关注传导散热的情况——
        
比例实在太低了。
        
不过,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刘永全还是扯下一张便笺纸,把这件事情专门给记了下来。
        
“万一常总有用呢……”
        
他一边飞速写下几个字,一边这样想着。
        
而对面的万中辉并不清楚刘永泉的想法,只看到后者特地写了张便笺,于是更加紧张了:
        
“那……需不需要重新……”
        
刘永全赶紧摆了摆手:
        
“不至于,偏高也是在容许范围内偏高,具体到咱们手头这个项目上,不会对散热效果产生什么质的影响。”
        
作为学工程出身的技术人员,刘永全对自己的能耐还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探究理论原理这种事,还是交给有这方面专长的人为好。
        
“那我们下一步……”
        
万中辉紧绷的神情缓和下来,脸色也转为欣喜。
        
在涡扇10项目的时候,他最多只能算是参与。
        
而这次,则至少算是负责了一小部分工作。
        
尽管并非核心内容。
        
但至少是个不错的开始。
        
“下一步自然是把新的涡轮设计交给斯奈克玛。”
        
刘永全笑呵呵地回答道:
        
“我们毕竟只是做了部件级的测试,至于装机之后效果如何,那就是法国人自己的任务了。”
        
“再者说,就算咱们把整个测试流程全都做完,他们回国之后肯定也要自己重新来一遍的。”
        
法国人毕竟不是印度人,总归是有梦想的。
        
这次来找华夏是迫不得已,但不可能真就躺平当甩手掌柜了。
        
说话间,刘永全探过头,准备瞧一眼桌边上摆着的台历。
        
不过万中辉反应更快,当即说道:
        
“今天11月15号,星期四。”
        
“嗯……”
        
刘永全靠在椅背上,沉吟片刻:
        
“这样,你先回去休息休息。”
        
他对万中辉说道:
        
“具体什么时候跟斯奈克玛的技术代表见面……我到时候再通知。”
        
“好。”
        
万中辉不疑有他,只是点了点头,便转身径直走出办公室。
        
还顺手把门给带上了。
        
为了这次测试,他也已经连轴转了将近20个小时,刚刚乍一放松下来之后,确实有点困。
        
而另外一边。
        
在确定万中辉离开之后,刘永全当即抓起桌上的话筒,往常浩南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
        
像极了你的导师在求师祖办事时候的场面——
        
涡扇10的冷却设计,是刘永全唯一没有全程参与的部分。
        
从理论到工程,几乎都是由常浩南直接负责完成。
        
尽管后者留下了相当完整的技术资料,但刘永全还是难免觉得有些心虚。
        
因此,他希望能由常浩南来跟斯奈克玛那边的技术人员沟通。
        
至少是坐镇现场。
        
以免出现对方一个问题,结果自己两眼一抹黑回答不出来的窘境。
        
然而,电话接通之后,那边响起的却并非常浩南的声音。
        
根据线路设置,当集团领导没有接通电话的时候,就会自动转接到对应的办公室负责人,也就是章亮平那边去。
        
“抱歉,常总正在出差,现在不方便接电话,您可以先把事情告诉我,由我代为转达,或者改天再打过来试试……”
        
“对不起刘同志,我无权透露常总的具体行程……”
        
“……”
        
挂断电话之后,刘永全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本来还想试试看能否打通常浩南的手机,但拿起听筒后犹豫片刻,最后还是放下了。
        
如果对方在出差,那么就算联系到,也并没有什么意义。
        
“唉……”
        
刘永全叹了口气,从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一个黑皮笔记本。
        
“还是得靠自己啊……”
        
他小声嘟哝了一句。
        
同时笔记本翻开到了中间的某一页。
        
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几乎全是公式和示意图。
        
显然,这是一本研究笔记。
        
从周围几乎贴满的书签和便条来看,刘永全在这上面没少花功夫。
        
实际上,这正是他从有关冷却设计的技术文件中总结出来的。
        
当然,过程中也没少得到常浩南的帮助……
        
看着笔记本上的内容,刘永全有些忐忑的内心总算平静了不少。
        
一方面是常浩南留下的东西非常全面,确实对他有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对方毕竟是合作伙伴而不是上级。
        
实在不行,就以技术秘密为由来一波无可奉告。
        
想通这一层之后,刘永全定了定神,从旁边又抽出一支红色圆珠笔,在下周一,也就是11月19日的那页台历上,标注上了“开会”二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