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09章 论文又上封面了?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07 03:59:22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刚刚上班的常浩南照例打开自己的邮箱。
        
这个年头,国内对于电子邮件的应用还局限在少数行业内,普及度并不高。
        
而且基本都是部分人员的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后来或者欧美国家那样把邮件视为拥有法律效力文件的总体规范。
        
成天面对满坑满谷的纸质文件麻烦是麻烦了一点,不过往好处想的话,也少了很多骚扰邮件之类的糟烂事。
        
所以当他看见邮箱里有三封未读邮件的时候,还是稍微有点惊讶的。
        
不过仔细一看内容,倒也全都是重量级。
        
第一封是来自CMAME的编辑部,反馈他的审稿意见。
        
“这么快?”
        
要知道距离投稿也就过去了不到一个月时间,经常投稿发SCI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效率已经相当离谱了。
        
短暂的意外过后,常浩南点开邮件,又打开保存论文的文件夹,下意识准备改稿。
        
根据他上辈子投SCI的经验,哪怕论文内容没有任何问题,审稿人也多少会提一些用词,或者语法方面的问题。
        
否则没办法体现作为审稿人的价值。
        
更何况自从重生以来,常浩南唯一退步的恐怕就是英语水平。
        
正文部分徐洋又一字没改,出点差错也正常。
        
但是当他重新把页面切换到浏览器的时候,刚刚加载出来的邮件内容里面却并没有附件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审稿意见会综合到一個文档里面发过来。
        
但这次,邮件内容却只有几句话以及一个链接。
        
论文无需修改,可以直接发表。
        
而链接则是要求常浩南点进去,最后确认刊载的格式及内容。
        
“!!!”
        
常浩南握着鼠标的手一抖,差点把这封邮件给扔进回收站。
        
虽说以他如今的影响力来说,哪怕一篇文章不发也必定能靠国防报告顺利博士毕业,早就已经不需要靠论文堆业界地位了。
        
不过,不需要归不需要,这一波下来,情绪价值总归是拉满的。
        
这就像一些领导,虽然也并不需要下属的马屁,但还是喜欢听一些吹吹拍拍的内容。
        
不需要≠不喜欢.jpg
        
CMAME作为业内顶刊,直接一个“直接发表”的意见,显然还是给足了对这个研究成果,以及常浩南本人的尊重。
        
他一边在心里给出了“还算有眼力”的评价,一边点进那个链接,确认了论文最终刊印时的内容和排版。
        
当然,这功夫的期刊没有线上提前发布这一说。
        
很多机构,包括京航大学在内,甚至都还在订阅纸质期刊文献。
        
所以都得等到正式见刊。
        
按照惯例,10月投稿、11月审稿的论文,一般就得排到明年四五月份……
        
就在常浩南心里计算出大概的正式发表日期,并思索着到时候要不要让火炬集团搞个什么大新闻配合一下宣传造势的时候,却突然在链接最底部发现了另外一段内容。
        
要求他提供一张图片,作为1998年1月首刊的封面……
        
“……”
        
多少也算是个惊喜了。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和平常订阅的杂志差不多,都会提前发售对应时间的刊物。
        
比如12月刊,那11月中上旬基本就出版了。
        
所以这个1月刊,绝对是强行加塞的结果。
        
而且,还把人家的封面给占了。
        
CMAME还是比较有道德的,只有一个外封面和一个外封底,并不像某些期刊一样搞出五六个封面来圈钱。
        
常浩南也只好默默向某个被自己挤下封面之位的论文作者隔空表达了一下遗憾……
        
思索片刻之后,他又拿起电话,给徐洋和杨慧梅两个人叫了过来。
        
前者自不必说,论文上封面次数最多的就是她,在这方面有经验。
        
而后者虽然是市场部负责人,但平时也处理一些宣传方面的工作。
        
毕竟火炬集团最大的金字招牌其实是常浩南本人,过去也没有太多需要额外宣传的任务,单独设个宣传部有点太浪费了。
        
就一直让杨慧梅兼着。
        
后者一开始当然是拒绝的,不过跟刘洪波差不多,看在常浩南,以及常浩南给发的工资面子上,最后还是真香了。
        
……
        
“要做一个跟火炬集团有关的论文封面?”
        
徐洋轻轻理了理因为一路小跑上楼而有些凌乱的头发,又整理了一下思绪:
        
“因为咱们没有和爱思唯尔签过赞助合同,所以期刊封面上是不能出现明显商业宣传内容的,更何况CMAME又是顶刊,管的更严一些……”
        
“我知道,所以这不是才把你们两位找来,想想看有没有什么比较隐晦的办法。”
        
常浩南回答道。
        
而坐在徐洋旁边的杨慧梅关注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常总,你论文上封面了?”
        
“顶刊封面?”
        
“还是插队上的?”
        
她的研究方向虽然并不涉及具体技术,但SCI论文也有管理学/运筹学(MS/OR)方向,所以对于这些东西还是有概念的。
        
90年代末这功夫,华夏别说科研强国了,连科研大国都算不上。
        
能在一份稍微不那么水的SCI上发表论文,就差不多可以到一些普通高校谋个教职。
        
就连二作乃至三作,在某些场景下都是有价值的。
        
杨慧梅作为京航大学教授,也就发过两三篇SCI而已。
        
至于什么顶刊,什么封面……
        
那想都没想过。
        
徐洋转过头,用十分疑惑地眼神看向目瞪口呆的杨慧梅,似乎很不理解她的大惊小怪:
        
“也还好吧,上次那篇不也是这样么?”
        
她说的自然是那篇让常浩南和她两个人直接化身DE算法教父教母的控制学论文。
        
“还有上次?”
        
杨慧梅又不研究控制理论,只是听说过常总之前发过一篇非常牛逼的文章。
        
专业不同,她也没去看过内容。
        
更不知道其中一些具体细节。
        
当然,她现在已经知道了。
        
看着面前的两个妖孽,杨慧梅内心中浮现出一种无力感。
        
“我何德何能跟你们两位卧龙凤雏坐在一起对话……”
        
扶额.jpg
        
看着有些颓唐的杨慧梅,常浩南觉得,哪怕出于对员工的关心,也应该鼓励一下对方。
        
否则她工作效率降低了,最后还是自己受损失。
        
“其实发论文只是证明自身价值的途径之一,往其它方面想一想,杨教授在商业领域也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嘛……”
        
乍一听到这句话,杨慧梅心想也对,很快重新振作起来,开始讨论杂志封面的设计问题。
        
如何用比较隐晦含蓄的办法表现出火炬集团的特点。
        
最后的结果是,在封面上加入一个不带标识的、TORCH Multiphysics软件的计算封面……
        
方案定下来之后,杨慧梅便起身离开,准备返回自己在另外一栋楼里的办公室。
        
但是走在路上,她越想越觉得不对。
        
“在商业领域也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杨慧梅停住脚步:
        
“这不就是说我在学术界已经没指望了???”
        
但她好像又无法反驳。
        
更无力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