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第四十一章不与傻瓜论短长,邀请!
        
那天朱允熞第一次见方孝孺等三人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件事。
        
毕竟,写诗之事,老朱让人立即刊发,传得极快。
        
而商税的事情,涉及朝政,相对复杂得多,消息发布也慢上不少。
        
“嗯。”朱允熞点了点头,笑道:“大明刚建立不久,国库还不是很充裕,皇爷爷为此操碎了心,我想帮着多积赞些银子。”
        
“不!”
        
朱允炆摇了摇头。
        
“四弟,你还小,哪里懂什么国家大事。”
        
“方先生都说了,加征商税,祸国殃民,决不可行。”
        
这臭皮匠又来出馊主意了。
        
朱允熞装做不解的样子,问道:“为何不行呢?”
        
朱允炆道:“治国首重德行,以农为本。”
        
“商人重利,却能通天下有无。”
        
“若是对商人征收重税,就会令物资流通不畅,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朝廷怎么能与民争利呢?”
        
“重征商税,这是前朝的弊政。”
        
“轻商税,重农业,这是本朝的德政。”
        
“舍本求末,君子不取。”
        
“怎么能废除本朝的德政,去行前朝的弊政呢?”
        
……
        
朱允熞在心里暗暗翻了无数个白眼。
        
口口声声说以农为本,做法却是对“农”课以重税,这个本……可真好啊!
        
朝廷不征商税,不争利,那国库的钱,从哪里来呢?
        
边境士兵的军饷,朝廷官员的俸禄,国家的各项工程建设,修路,水利……乃至荒年救灾……
        
一句德行,就能全免了吗?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那黄先生和齐先生的看法呢?”
        
朱允熞没有回答他的话,反而追问起另外两人的看法。
        
三个臭皮匠,不知道有没有区别?
        
是否都和方孝孺一般的迂腐?
        
朱允炆看了他一眼,道:“黄先生也是一样的看法,天下初定,朝廷理应养生息,轻薄税,岂能加重商税,黄先生痛心疾首,不忍见之。”
        
“你看,先生们都这么说,那定然是四弟你错了。”朱允炆语重心长。
        
朱允熞嘴角微微抽了抽,不死心的继续追问:“齐先生又是如何说?”
        
“他……”朱允炆犹豫了一下,似是不太想说,但最后还是说了。
        
“齐先生倒是认为,国库存银紧张,朝廷年年对北元用兵,消耗巨大。”
        
“提高商税,未必不是一個充实国库的一个好主意,只是要谨慎行之,不能操之过急,以免伤了百姓民心。”
        
还好,总算还有一个头脑清醒的。
        
朱允熞心想,齐泰到底是能吏出身,深知清谈与实操的区别。
        
朝廷的困境就在那里,不去解决问题,只知空谈,标谤道德高尚,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加征商税的重要意义,他也没有指望这群人能看得那么远。
        
朱允炆补充道:“不过,我认为齐先生说得不对。”
        
“国库紧张,朝廷还可以印制宝钞。”
        
大明建立后,老朱下诏设宝钞提举司,下设钞纸、印钞二局,印制“大明通行宝钞”。
        
这些年,因为印得太多,货币贬值严重,购买力已大大缩水。
        
朱允炆语气严肃道:“收商税与民争利,有损朝廷的德行。”
        
“四弟,你的建议真错了,快上书皇爷爷,让他收回成命。”
        
无限印钞来解决财政危机,然后让货币贬值成金圆券?
        
你可真是一个大聪明啊!
        
朱允熞眨了眨眼,嘻笑道:“二哥,你太看得起我了!”
        
“这等国家大事,哪里是我一个小孩子的能决定的。”
        
朱允炆愣了一下,道:“可此事是伱上书提议而起,皇爷爷还是十分宠爱你的。”
        
“那也不会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儿戏。”朱允熞笑道:“我只是随口提议了一句,朝廷怎么做,可就不一样了。”
        
朱允炆沉思了一会儿,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
        
皇爷爷不会将一个小孩子的提议放在心上,多半早就有心,只是顺水推舟。
        
这也是几位先生和朝廷大臣们的普遍看法。
        
此事已经刊登在邸报上,让臣工们讨论,就不会轻易受他一个七岁娃娃的理想。
        
“罢了,总之以后若是皇爷爷再问你,你就说收商税有损朝廷仁德的形象,会危及天下的稳定,之前没有想那么多,现在才觉得不妥。”
        
“好咧!”朱允熞很干脆利索的应声答应。
        
与朱允炆打交道多了,他也慢慢摸清了对方的脾气秉性。
        
只要先顺着他的性子,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应承下来,事后再花言巧语的讲一番道理,就能蒙混过关。
        
所以,不管朱允炆说什么,他都答应。
        
反正答应了也不一定算数。
        
他一个七岁的娃娃,还没有到负法律责任的年龄,说话不算数不是很正常吗?
        
问起来的话,总能编出一些理由狡辩的。
        
“时候不早了,我该进宫去见皇爷爷了。”朱允熞不想与朱允炆继续交谈下去,找了一个借口,准备开溜。
        
虽说是兄友弟恭,感情深厚,场面温馨,但与老狐狸打交道多了,朱允熞总觉得不能和“傻子”在一起呆太久。
        
呆太久了,自己也会不知不觉中被傻子拉到同一水平线上,失去了与老狐狸打交道时的警觉。
        
“嗯!”朱允炆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道:“商税的事,皇爷爷只是下令臣子们讨论,并没有明发谕旨。”
        
“我打算与黄先生以及几位大臣一起,上书劝阻此事,你觉得如何?”
        
他也不明白为何自己会与朱允熞说及此事。
        
似是很想听听他的建议。
        
不知不觉中,朱允炆渐渐觉得,四弟虽然年幼,但心智已经和大人差不多了。
        
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虽然有时候,还会耍耍小孩子的性子。
        
“挺好的!”朱允熞赞同道:“皇爷爷看到你这么忠心体国,一定会十分欣慰。”
        
若是上书能让老朱对你斥骂一顿,改变他立你为皇太孙的主意,那就太棒了。
        
朱允熞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你也这么认为吗?”朱允炆喜出望外,道:“我还一直犹豫呢,怕惹皇爷爷生气。既然连你都说好,那就这么定下来了。”
        
我就是希望你惹他生气,这对你好!
        
朱允熞起身准备离开,刚走出几步,忽又听得朱允炆在背后说道:“对了,今日四叔派人来了,问你什么时候得空,一起去骑马打猎。”
        
“我明日就有空。”朱允熞喜不自禁,欢呼雀跃。
        
这个世界的娱乐真的太少了。
        
哪怕他是皇孙,天潢贵胄,依然如此。
        
虽然身边貌美如花的宫女也不少。
        
但他现在还只有七岁,有心无力,只能徒叹奈何。
        
能出去骑马打猎,想想就很开心。
        
还可以顺便拉近一下与永乐大帝的关系,为将来做逍遥王爷,打好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你要小心四叔!”朱允炆道:“我总觉得他不安什么好心,可能是想抢储君的位子。”
        
“知道了!”朱允熞清脆稚嫩的应声。
        
他正待跑步离开,却听身后传来一个低低的声音:“爹爹去了,储君的位子,就该是我的。无论是谁挡在我的前面,我都要他去死,不管是谁……不管是谁……”
        
朱允熞猛地回头。
        
却见朱允炆一只手握紧拳头,一只手握着茶杯,眼含红丝,面目狰狞。
        
他身躯一震,忽然发觉自己错了,恐怕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哥哥。
        
人是有很多面的,温情脉脉,只是他的一面。
        
那么,他的另一面呢?
        
朱允熞深深看了他一眼,又迅速转头,脚步不停,一路欢快的跑。
        
一群宫女太监慌里慌张的追了出去。
        
“皇孙殿下,小心点,别摔着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