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抗清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要一个省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9 17:16:53
        
格局打开,事情就会有不同变化,也会有不同结果。
        
王五利用通讯延迟导致的信息差占领长江重镇武昌、生擒湖广总督张长庚,跟当年李成栋用几十个骑兵夺取绍武政权的都城广州,并生擒南明第三个天子绍武皇帝如出一撤。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王五和李成栋干了同样的事。
        
甚至过程都没有区别,同样是假冒对手入城制造恐慌。
        
都是敢想敢做的典型。
        
只要胆子够大,僵尸也能放产假。
        
左右到这一步了,还真没王五干不出来的事。
        
张长庚以为老顺军同吴三桂有血海深仇,两家压根走不到一块,这才有恃无恐。
        
想拿捏他门都没有,大不了一死报他的大清皇帝,如此保了子孙后代,也全了自家气节。
        
事实的确如此。
        
无论是虎帅还是袁帅、又或郝帅,都不可能同意“联吴抗清”,被清军重围在茅麓山的数万军民更不会答应。
        
因而张长庚断定明军不可能勾结吴三桂。
        
既然明军不可能同吴三桂走到一起,那逼他就没有意义。
        
左右,他张长庚不过是个俘虏。
        
假他名义,栽赃陷害他有什么用呢?
        
问题是王五打破了其固有认知,给其指出一個不可能的可能,那就是前身是顺军的明军是可以同吴三桂走到一起的。
        
别忘了,如果不是清军入关,这天下早就是大顺的!
        
那么当年“顺一代”能联明抗清,今天“顺二代”未尝不可联吴抗清。
        
“顺二代”当然是王五自己了。
        
他这支突出茅麓山的孤军没有根据地军民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也没有那么多顾虑。
        
因此只要能保证根据地几万军民不被清军消灭,将抗清的火种保留下来,以他现在的权威真做出“联吴抗清”,又或“联清抗吴”的决定,手下人多半不会反对。
        
因为都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谁让突围北上的战略破产,根据地也被陕西清军侵吞了三分之一,随时都会陷落呢。
        
如果说茅麓山根据地军民是将坚持抗清视为大义,那么保住这些军民就是王五现在的大义。
        
否则他大可带这三四千人一路裹挟顺江东下,再演太平军的奇迹,而不是留在武昌为那几万军民绞尽脑汁,殚心竭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坐视根据地被清军覆没,王五也就失去对这支偏师的领导权。
        
那么真无法破局,他必然要在两个路线中选一个。
        
自力更生,独立发展这条路已经被堵死,完完全全堵死。
        
不管是“联清抗吴”,还是“联吴抗清”,于王五而言都只是抗清手段,而不是目的。
        
战略目标不变,战术上面是可以灵活一些的。
        
换言之,你张长庚要是不听劝,那你就不是大清的忠臣,而是大清最大的奸贼!
        
为什么?
        
是你张长庚逼着老顺军“联吴抗清”!
        
但要是你张长庚听劝,愿意同老顺军坐下来谈一谈,那你就是大清的功臣。
        
道理显而易见。
        
是给大清制造更强劲的对手,还是给大清争取一个合作伙伴,全看你张长庚如何选了。
        
压力给过去。
        
宦海沉浮多年的张长庚自是精明之人,当然知道忠臣和奸贼只在他一念之间。
        
他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很认真的问了王五一个问题,就是对方是真心要和大清和谈,还是假意拖延。
        
“若非真心,总督大人还能坐在这里?”
        
王五笑了笑,要求张长庚将刚才三件事给办了,然后明清双方全线停战。
        
不仅是湖广清军,陕西清军也要停战。
        
有一方不停战,他就公然在武昌假张长庚名义降吴。
        
管伱吴三桂接不接受。
        
眼下王五手中可不是一座武昌城,还有一座荆州城呢!
        
倒要看看老乌龟动不动心。
        
沉思片刻,张长庚开口道:“停战之后王总兵打算怎么和朝廷谈?”
        
其实就是问王五要什么条件才投降。
        
“湖广巡抚、郧阳巡抚所辖地盘归我。”
        
王五狮子大开口。
        
“不可能!”
        
张长庚果断拒绝,湖广巡抚、郧阳巡抚所辖基本就是一省之地,他纵是总督也做不了这个主。
        
怕是连四位辅政大臣也没法拍板,得惊动宫中的太皇太后了。
        
“那就先停战,你将我的意思告知你的朝廷,看你的朝廷是否同意吧。”
        
王五也不急,反正他又不是真心要降清。
        
能拖就拖。
        
最好谈它个三年五载。
        
张长庚没有选择,不管他愿不愿意,眼下都不能刺激明军倒向吴三桂,毕竟四川提督郑蛟麟已经出兵巴东,真要让郑蛟麟和明军搭上线,前线的几万大军弄不好就得全军覆没。
        
待张长庚被带下去写材料后,王五突然又吩咐钱道台一件事,就是让其以自己名义给陕西总督白如梅,清西安将军傅喀禅分别写一封信。
        
信中也不直接说投降,就说愿与总督、将军协商一下。
        
给陕西总督白如梅的信直接走清军驿道发出即可。
        
给西安将军的信则要转一道手。
        
王五可没忘记那个曹家包衣奴。
        
他将一枚刻有内务府字样的玉扳指交给钱道台,让他找人持这个玉扳指绕个远道由汉中方向前往竹山城,然后在城中找一个名为塔阿拜的满洲拜唐阿,之后由这人将给傅喀禅的信代为转交。
        
钱道台对此大为不解,既然张长庚愿意出面协调并同意停战,为何还要找陕西总督和西安将军?
        
这不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
        
“竞争才有活力。”
        
王五没有过多解释。
        
当日塔阿拜说过清军内部山头林立,各家派系都想在这最后一战中抢得头功,既然如此,王五当然要和另外的山头接触一下。
        
也就是给张长庚引入竞争者。
        
要是张长庚不能满足他的底线,万一另外两家可以呢。
        
地方有派系,燕京的鞑子朝廷也有派系。
        
只要有派系,又有吴三桂这个不稳定因素在,谁也不敢说最后会谈出个什么结果来。
        
最后,王五坐在桌上拿笔写了六个字,命掌旗张鹏羽拿出去散布。
        
六个字是“天子分身火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