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七十一章 默许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08 06:53:07
        
离开绫锦院,赵煦在贾种民的陪同下,来到了靖安坊,如今的靖安坊已面目全非。
        
高墙之内,一切旧日的建筑,皆已消失不见。
        
就连残垣断壁,也找不到踪迹。
        
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用秸秆、干草盖着的区域。
        
“官家,此地就是规划的汴京学府之蒙学和小学!如今地基都已打好,只待来年春天,便可以开工建设,预计元祐二年下半年既可交付。”贾种民介绍着眼前那些被秸秆、干草覆盖着的地方。
        
赵煦颔首点头,看向自己面前的这片土地。
        
这可是他的招牌!
        
也是收割天下富商的宝地!
        
所以,赵煦自然很关心。
        
于是赵煦问道:“撼沙法所用的水泥、石灰与河沙,可还堪用?”
        
“奏知陛下,臣已请了许多大匠看过了,众人皆曰:此法甚好,可为将来建筑典范!”贾种民答道。
        
“嗯!”赵煦走上前去,命人掀开一层秸秆,仔细端详了一番,已经夯筑好的地基。
        
一块块青砖,整齐的砌筑在一起。
        
青砖之间填充着的是城外窑场煅烧出来的水泥、石灰。
        
而在青砖之下,则是用水泥、石灰以及河砂搅拌后,灌注的基槽。
        
这就是目前大宋最先进的撼沙法地基。
        
建房子,要先打地基,是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已经知道的事情。
        
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发现过早期地基的夯土层。
        
赵煦在现代,参观过二里头夏墟遗址,足足一万平方米的宫殿遗址下,有着超过两米的夯土地基。
        
即使过去了数千年,昔日的夏都早已湮灭。
        
但地下的夯土地基,依然忠诚的在地下,默默守护着夏后氏的宫阙。
        
具体到大宋,地基技术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
        
撼沙法、土换基、桩基等技术,都已经普遍运用。
        
而靖安坊在开始建设后,就被发现,这地方的地下土质非常松软。
        
寻常的木制建筑可能还好。
        
一旦要建砖瓦、砖混结构的建筑,地基就肯定会下陷。
        
面对这种情况,要么土换基——挖掉地下松软的沙土,然后用碎石、矿渣,甚至三合土填充,人造一层地基。
        
要么就是撼沙法了。
        
两种办法各有优劣但最后,赵煦拍板,用上了撼沙法。
        
当然是改良后的撼沙法,这种改良的撼沙法,只保留了基槽的做法和地面的砌砖。
        
原本的地基夯实工序,则直接被更高效、坚固的土法混凝土取代。
        
这种土法混凝土,自然无法和现代的混凝土相比。
        
但,凝固后再怎么着,也强过换基法了。
        
这样打下的地基质量,自然是很好的。
        
就是成本太高!
        
也就是汴京城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有着可行性,其他地方都不大可能推广。
        
但不要紧!
        
能养活那几个专门烧制水泥、石灰的窑场就行。
        
赵煦在靖安坊中里里外外的看了一遍。
        
对目前的进展,非常满意。
        
于是,他对贾种民吩咐道:“爱卿要抓紧时间,最好赶在明年开春前,就开始动工建设汴京学府的蒙学与小学。”
        
“让汴京学府的诸位业主们,能够及时看到蒙学、小学的动向。”
        
他可还打算卖二期、三期的房子呢!
        
像汴京学府这样精准收割富商阶级的项目,就必须让那些掏钱的富商们,感到物有所值。
        
而这些人掏那么多钱买赵煦的房子,主要就是给他们的孩子买的。
        
汴京学府主打的也是学区房、教育。
        
自然,必须在这个方面,满足广大业主的需要。
        
因为只有这样,明年春天,二期开卖才能卖的出去!
        
这样想着,赵煦就对贾种民道:“卿去和蔡京还有张商英商量一下……”
        
“看看开封府府学那边是不是可以腾出一些学斋来,在明年开春后,先借给汴京学府的蒙学、小学用一用?”
        
贾种民拜道:“臣谨遵德音。”
        
这事情需要商量吗?
        
不需要!
        
官家已经下旨,当大臣的照做就是了。
        
贾种民现在是一心一意学王子韶。
        
没办法,王子韶这个榜样的示范效应太强了!
        
他让像贾种民这样的人知道——原来,只要跟着官家的指挥棒走,是真的能升官进爵,大权在握的!
        
同时官家还会像保护王子韶这样的‘忠臣’。
        
从王子韶拟任吏部侍郎一直到现在,御史台弹劾其徇私舞弊、任人唯亲、结党营私、道德败坏的弹章还少吗?
        
但每一次都是留中!
        
直到中司亲自上书弹劾,宫中才终于做了表态——诏:礼部侍郎王子韶,轻慢公事,注阙失当,罚铜五十斤,加磨勘两年。
        
这哪里是罚王子韶?
        
分明就是在褒扬那个衙内钻!
        
既然如此,那傻子才不学。
        
同样的例子,还有蔡京这個权知开封府。
        
自元丰七年,蔡京被拜权知开封府,成为四入头之一以来。
        
他已经在开封府任上任职超过了两年,很快就要及瓜。
        
但无论朝中还是宫里至今没有任何改任蔡京的风声。
        
这在大宋是很不寻常的。
        
搞不好蔡京蔡元长,将成为大宋第一位任满一任权知开封府的大臣!
        
蔡京的位子为什么这么稳?
        
还不是人家,压根不考虑自己的立场,只考虑官家的态度!
        
所以,贾种民没有丝毫犹豫,就再拜道:“臣今日就去开封府府学,将官家德音落实下去,三日内就可以在这靖安坊外张贴官告,晓瑜诸学府……业主……”
        
“将陛下的德音,知会与他们,想必他们定会感激涕零,叩谢天恩!”
        
把开封府府学的学斋,挪用了,用来充作靖安坊的汴京学府的蒙学、小学学斋?
        
这是老虎嘴里拔牙!
        
也是鳄鱼嘴里抢食!
        
因为,开封府府学里的学生,没有一个简单的。
        
统统是外戚、勋贵家的衙内,宰执、待制大臣的子侄。
        
不是这样身份的人,想要到开封府府学读书?
        
除非你叫苏轼、苏辙。
        
同时,还有欧阳修、张方平、苏颂等重臣联名推荐。
        
不然的话,连府学的大门,也别想摸到。
        
赵煦瞧了一眼贾种民,没有说话。
        
没有说话就是默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