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章惇将表章写完,便命官吏送去给其他宰执看。
        
这是必须的流程,也是如今都堂的潜规则——宰执主动求对,必须得到所有其他宰执同意。
        
否则……
        
人家就会怀疑你是告黑状了。
        
这是有先例的:真庙驾崩后,章献明肃垂帘听政,宰相丁谓权倾朝野,章献明肃欲除之而后快,却苦于找不到支持的宰执。
        
这个时候,次相王曾看到了机会,就找了个借口,请求留对。
        
丁谓没有防备,王曾抓住这个机会,告了丁谓黑状。
        
然后……
        
权倾朝野的丁谓就这样倒台了。
        
很简单吧?
        
但这就是权力运转的奥妙所在。
        
也是异论相搅的妙用。
        
确保朝堂不是某人、某派的一言堂。
        
让皇帝随时都可以罢免宰执!
        
章惇写的表章,送到都堂各位宰执手中,诸位宰执看了,心领神会,于是都在表章上签押。
        
等表章送回章惇手中,他检查了签押,确认无误后自己也签押其上。
        
这样,他就不是自己请求独对了。
        
而是代表宰执们,向天子陈述国事。
        
不过,这样一来,起居郎就必须在场,记录一言一行了。
        
……
        
赵煦回到福宁殿,睡了午觉,然后就起来开始准备功课。
        
“大家……”石得一来到他身后,禀报着:“臣在枢密院查清楚了……”
        
“沿边各路,自七月之后,一直有着断断续续的报告……”
        
“嗯?”赵煦问道:“都报告了些什么?”
        
“西贼境内大旱无雨,麦不出苗……”石得一低声汇报着。
        
“此外,青唐邈川大首领温溪心,也有报曰:七月以来,西贼大旱无雨,人畜饥饿已急!”
        
赵煦笑了起来:“善!”
        
原因找到了。
        
真的发生了大规模天灾!
        
而且,影响范围恐怕很大。
        
“对了……”赵煦想了起来:“那个温溪心,似乎就是上个月亲至熙河朝觐佛牙舍利的那位大首领?”
        
青唐吐蕃,又称青唐六部。
        
所以一共有七位大首领,六部首领各自一个,唃厮啰的子孙一个。
        
此人和唃厮啰有着血海深仇——其父乃是温逋奇。
        
就是那个和李遵立一起拥立唃厮啰,想学司马懿结果玩脱了,被唃厮啰利用赞普身份反杀的那个青唐吐蕃的豪强。
        
温溪心和唃厮啰有杀父之仇,自然矢志于报仇。
        
所以,他一边向大宋靠拢,同时也和西贼眉来眼去。
        
此人的行事风格素来就是——谁帮我报仇,我就给谁卖命。
        
算是青唐六部里的反唃厮啰代表。
        
当初宋军西征,擒获木征兄弟,温家就没少帮忙提供情报甚至带路。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温溪心最后还是死在了阿里骨手中。
        
“派人去熙河路,告诉两位国亲,温溪心下次再来,替我问一句,有没有兴趣来汴京朝拜汉家阿舅!?”
        
赵煦在听石得一提起温溪心,然后回忆起这个人和他的下场后。
        
赵宋官家的血脉天赋就已经发动——异论相搅,怎么可以只在自家朝堂上搅?
        
要勇敢的去别人家搅。
        
青唐吐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
        
石得一楞了一下,然后迅速点头:“臣明白了!”
        
现在他和赵煦说话,几乎都是公开进行。
        
只是不让外人在场罢了。
        
而都堂宰执其实也都明白了,石得一和他的探事司,就是赵煦的耳目。
        
就连两宫也都知道此事。
        
向太后是支持都来不及,而太皇太后则是不反对。
        
毕竟,石得一本就是先帝的大臣,探事司本来就是皇帝的耳目。
        
现在赵煦只是拿回他自己的东西而已。
        
谁敢反对?谁敢质疑?
        
难道还有人想着,不让天子执掌权力?甚至让天子变成睁眼瞎?
        
当然了,赵煦知道控制度,不会做那些真正刺激士大夫们敏感神经的事情。
        
很少让探事司去监视大臣,只是搜集些公开的情报,同时统计一下汴京各处物价,接着有选择的将其中一部分刊登到汴京新报上。
        
让所有人都能共享这些信息。
        
既便民,同时也方便引导朝野舆论,同时给将来亲政打好基础。
        
石得一还要再说些什么,冯景就带着通见司的人来了。
        
一封宰执表章,送到了赵煦面前。
        
赵煦打开一看,立刻笑了起来:“章子厚啊……”
        
“去问一下,看看章卿明日何时有空?”
        
“朕就在崇政殿中召见他!”
        
“去吧……”赵煦下意识的挥手。
        
无论是石得一还是冯景,都在这个刹那楞了一下。
        
这么久了,他们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主君在见到一个大臣上书后,笑的这么开心的。
        
赵煦也止住笑声,恢复严肃的神色,想了想,他就又笑起来:“还不快去!”
        
心中虽然多少遗憾。
        
可这种事情,它不听指挥啊,都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了。
        
在殿上赵煦还能控制住自己,可私下的时候,他就松懈很多了。
        
自然很容易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态度。
        
不过,无所谓!
        
说不定,还可以利用这个事情,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神秘属性。
        
皇帝首先要忽悠的,就是他身边的人。
        
而这也是最难的——朝夕相处,再笨的人,也都能摸到一点你的喜好,何况这些内臣都是人精,察言观色的技能点满了的人。
        
这个时候,就需要表现出让他们摸不着边的一些特点了。
        
冯景和石得一都忍着好奇心,乖乖的退下去。
        
只不过,在出了福宁殿的内寝,两人就都对视了一眼。
        
“大家,对其他大臣,好像从未有过如同今日这般轻松的模样?”石得一低声说着。
        
冯景低下头去,根本不敢说话。
        
他甚至得赶快让自己忘掉刚刚所见的一切。
        
不然,惹了大家厌烦,搞不好就要扫地出门。
        
张茂则的教训,更是让他胆战心惊——现在谁还不清楚,那位大内重臣的下场?
        
太皇太后也只是顾及颜面,才说他是上表告老,去给慈圣光献和仁庙守陵了。
        
石得一看了一眼冯景的谨慎模样,知道这个人和李舜举一样,都是那种胆小的人。
        
也就不再和他说话,而是转头就去都堂了。
        
注:续资治通鉴长篇十月丁丑条目记载泾原路、环庆路都有报告西夏大旱无雨,麦不出苗。
        
也记录了温溪心的上报。
        
不过,宋朝这边,并不想出兵,也不可能出兵——人家国丧,哪怕神宗在也不可能出兵的。
        
哀兵可是很恐怖的东西!
        
主角就更不会了,这个时候出兵,等于帮西夏人团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