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章惇和沈括,在都堂令厅里饮酒叙旧。
        
很快就引来了其他人,张璪、李清臣甚至西府的安焘,也一起来凑热闹。
        
一顿酒下来,大家就完全熟络了起来。
        
不要看沈括,在现代人眼里的形象是一个科学家,就以为是什么理工科。
        
但实际上,人家是正经的士大夫,嘉佑八年的科举,他虽然没有考到前六,但也是稳稳的当科进士。
        
诗词文章,无一不精。
        
一群人在都堂喝高了,自然就开始吟诗唱和。
        
一人一首,一时都堂内,诗文盈满,又是文章满满的一天。
        
都堂内的老吏们,趁机将几位相公的诗文抄录下来。
        
说不定将来能卖些钱!
        
……
        
都堂内在吟诗作赋。
        
汴京城中的韩绛府邸,也在唱和。
        
这也是士大夫的日常了。
        
写诗、唱和,以文会友,乐此不疲。
        
酒过三巡之后轮到苏轼唱和,作为晚辈,苏轼唱和的诗句,自然是将韩绛和张方平都高高捧起来。
        
听得韩绛和张方平,都是忍不住的抚掌大赞。
        
苏轼的诗,作到一半时,一个韩家的下人,就悄悄来到韩绛身边,凑到他耳畔耳语了几句。
        
韩绛听完,不住点头,等到苏轼唱和完毕。
        
他才压了压手,示意歌舞管乐暂停。
        
“宣徽……”韩绛先对张方平拱手,然后又和苏轼说道:“子瞻……”
        
“有一个好消息……”
        
“适才有小报刊登内探消息……言说……”
        
“当今天子重文脉!”他拱手对着皇城方向一礼:“初次召见大臣独对,便委以文脉兴盛之事!”
        
“实乃是国朝幸事,天下幸事!”
        
于是,宴会中,立刻洋溢起欢快的气氛。
        
哪怕是张方平也笑意盈盈。
        
一位重文天子,再怎么样,都比一个重武天子要好!
        
苏轼更是心潮澎湃,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好似充满了光明。
        
少主仁圣聪俊,又重文脉教化。
        
天下事,何愁不能兴盛?
        
苏轼欢喜的说道:“我辈何幸竟遇此明主?”
        
……
        
司马光从冯京的府邸走出来。
        
“冯当世这金毛鼠,果然是靠不住!”他的眉头渐渐皱起来。
        
司马光本想请冯京和他明日一起上殿。
        
可冯京却说,他离开河阳府,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上上下下都在等着他回去处理公务,实在是不能在京城多留了。
        
这一天,他已经拜访了多位元老。
        
孙固有病在身,他不好过多打扰,只是登门慰问了一下,叙叙旧。
        
韩维韩持国,倒是说的好听。
        
但一提起一起上殿的事情,就说什么‘家兄如今拜为宰相,维岂敢上殿言事?祖宗制度不可废啊!’
        
傻子都听出来,韩维这是在敷衍。
        
另一位元老李常,则干脆在话里面夹枪带棒的暗讽了司马光一顿。
        
又说是‘老夫人微言轻,不似君实,深得两宫信爱,天子敬重……’
        
又是说‘今天子为政,仁厚为本,京东路之事,已是明证,近来又闻天子命新知京东路熊本,具广南西路民生困乏之事,上呈都堂有司议论,君实何必急躁?’
        
这让司马光深感孤立。
        
文彦博,明摆着打算看他笑话!
        
韩维滑不留手,李常干脆就要和他拉开距离,冯京这头金毛鼠原也没打算依靠,如今,算是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就连张方平,也不支持他,反而极力劝说他忍耐,让他委屈自己。
        
“相公……”范祖禹终于忍不住劝道:“熙河路之事,不如缓缓,待吕相公入京,再行商议?”
        
司马光听着,也有些动摇了。
        
一个人确实独力难支。
        
等一等,等吕公著入京,或许就能有转机了。
        
况且,张方平所言,也不无道理。
        
天子仁圣,他若为了一时意气,就将天子让给新党群小。
        
那么将来,天子被这些人教坏了怎么办?
        
于是,叹道:“那就等等吕晦叔吧!”
        
“待吕晦叔入京,他必与老夫一般,知道外戚国亲出知边地,乃是取祸之道!”
        
这个时候,司马光看到了,不远处的巷子尽头,一个男人拿着一块木牌,将之立在了路旁。
        
木牌有着文字:今日小报,特登内探一则。
        
司马光看着,眉毛一跳。
        
他当过御史中丞,自然知道,这汴京城的小报,自仁庙以来,就无法禁绝!而且神通广大,什么消息都可能拿到!
        
尤其是内探,专门刺探大内之事。
        
在汴京为官,就不可不关注小报上刊登的内探、省探消息。
        
司马光于是对范祖禹道:“纯甫,去买一份小报来……”
        
范祖禹点点头,策马上前,花了五文,买回了一份刚刚印刷出来,还沾着油墨的小报。
        
小报用的是寻常的纸张和油墨,篇幅不大,但上面的文字,却分成了好多个板块。
        
有写瓦子里的趣事的,也有写开封府中近来发生的大案的。
        
但最显眼的,还是那用着加粗字体标注的内探名目下的文字。
        
范祖禹只扫了一眼,就立刻拿回去给司马光看。
        
“相公,少主果然是仁圣聪俊,天下人有福了!”
        
司马光接过那张小小的粗制滥造的小报,放在手上一看,眼睛也亮了起来。
        
只见着小报中间,加粗字体部分写着:内探有报:今日申时天子初幸崇政殿,独招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沈括入对,委沈括以重事,命括变动活字,以助圣朝兴学!
        
“沈括?沈存中?”司马光皱起眉头:“老夫记得,这似乎是当年永乐城之败的元凶之一……”
        
“大行皇帝深罪之,责贬之……”
        
“他怎起复了?”
        
范祖禹连忙将沈括起复一事的前因后果和司马光讲了。
        
司马光听完,微微颔首,道:“若这沈存中,果能变动那所谓活字,助力圣朝兴学……”
        
“那他也算可以赎其当年罪责!”
        
至于沈括的那个专一制造军器局的差遣?
        
司马光根本没放在心上。
        
一群工匠聚集的地方,能有什么威胁?
        
他的潜意识,也不让他放在心上——人家父子相传,要子孙相继的东西,外人随便插手其中,一个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
        
只是……
        
司马光望向皇城方向。
        
想着张方平昨夜的劝说,也看着小报上的内探消息。
        
他终于叹息一声:“为了少主,我司马光便受此委屈,又有何妨?”
        
“但,那向家、高家,若敢胡作非为……老夫绝不会坐视不理!”
        
这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看在少主的份上,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
        
而且,也不是不管,只是现在不管,等吕公著入京再和他商议。
        
若吕公著也支持他。
        
那司马光就会旧事重提!
        
外戚、内臣、武臣,必须打压!绝不能让他们胡作非为,祸乱天下!
        
等等看,能不能再写一章,虽然现在好像还没有4500月票~
        
若是能写,就算是赠送吧!
        
所以明天4500票还是会有加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