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圣与天齐 第1章 宰相东阁假郎君

作者:牛油果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9-12 17:51:53
        
大业,天狩二十五年,十二月,大雪纷飞。
        
京城中有一条幽静的巷子,时人都称之为乌衣巷。
        
只因偌大的巷子,只住了一户人家——当朝宰相宅邸。
        
这位宰相喜着乌衣,当年身负天下望六十载,天子数次征辟不就,古稀之年,方才一袭乌衣,
        
一驾牛车,孤身入京。
        
一朝登临天子堂,宰执天下,权倾朝野。
        
人称,乌衣宰相。
        
上有所效,下有所好,老相爷喜着乌衣,家中上下人等也尽都穿乌衣。
        
乌衣巷之名便由此而来。
        
只是,这条往日进出皆为乌衣的巷子,此时却是一片裹素缀白。
        
相府内外尽都挂起了白布、白灯笼。
        
往来经过的百姓,大多都自觉地朝相府或揖手、或叩拜。
        
进出家丁婢仆,也个个都素衣白帽。
        
在相府之中,有一处极偏僻的小院,院中十分清简,只有一间不大的厢房。
        
经过这里的家丁婢仆,都有意无意地避开这里。
        
小声地谈论。
        
有人叹息:“咱们这位小东阁怕是没几天好日子了。”
        
有人不屑啐道:“什么小东阁?不过是一个小乞儿罢了,也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分,竟被老相爷捡了回来,在相府里当了十八年的‘假少爷’,就算现在立时死了,那也是值当了的。”
        
“唉,说来咱们老相爷也真是个好人,一个小乞儿罢了,竟然也待他这般亲善,视如己出。”
        
有人又嫉又喜道:“你以为这是什么好事?就算是假子,也是宰相假子,享了不该享的福,那就要遭报应的。”
        
“如今老相爷没……去了,这报应不就来了?”
        
有人神神秘秘道:“我听说,老相爷临终前嘱咐,要将五老爷的恩荫让他袭了去,这天大的福分,他一个小乞儿哪里受得住?不得遭天打雷劈了?”
        
“老相爷五个儿子用命换来的恩荫,哪一个不是早早就被各房分了去?容得他占了?这不?老相爷才去没多久,听说大老爷就要将他‘嫁’给净明宫宫主之女。”
        
听闻此言便有家丁露出艳羡之色:“那不是又让他捡了大便宜?这叫什么报应?那可是净明宫,国朝第一仙家,还是宫主之女,就算入赘也赚大了不是?”
        
“呃……”那人怔了怔,旋即悻悻道:“还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像是要找回面子似的,他又道:“不过这小乞儿到底是贱种,狗肉上不得席面,端的不是个东西,做的事太下作,丢尽我们相府脸面。”
        
众人果然好奇不已,纷纷追问:“如何说法?”
        
“听说,我也是听说啊,老相爷吊丧之期,大老爷请净明宫宫主前来为老相爷灵前诵经,净明宫宫主虽因要事不能亲自前来,却派来了那位女少宫主,”
        
“那位少宫主在后宅焚香沐浴,为诵经做准备之时,这小乞儿竟然色胆包天闯了进去,想要行不轨之事!”
        
“嘶!竟有此事?”
        
“果真色胆包天!”
        
“不会吧?大老爷虽不让他守灵,但他毕竟受老相爷养育之恩多年,怎能在此时……他虽然平日愚钝不堪,却还算得老实憨朴,怎做得出此等丧心病狂之事?”
        
“且咱人这位小东阁,可是京城有名的‘美人’,怕不是那位少宫主,是看上了咱这位小东阁,才想趁着他失去了靠山,纳入闺中吧?”
        
“呸!小浪蹄子,往日就常暗窥那小乞儿流涎,我还不知道你想什么?你当人人都如你这般?”
        
“你知道什么?有些人看似憨实,实则肚中不知藏了多少阴私龌龊,尤其是这等出身下贱之人。”
        
“虽然他人品低劣,但到底是男女大防,事关名节,那位少宫主让他看了去,哪里还能再嫁他人?大老爷豁出脸面,去向净明宫主求了个宽宥,提了这么个法子,净明宫主也只好捏着鼻子,要了这个上门的郎君了。”
        
“小乞儿着实不当人子!”
        
“大老爷仁义啊!”
        
“啧啧……”
        
众婢仆或感慨、或同情、或幸灾乐祸,小小的相府一角,竟尽显世情人性、众生各相。
        
话语声隐隐传进了院中,并没有过于避忌,显然众人都习以为常,没人当成一回事。
        
院中厢房。
        
有一个布衣少年,长得十分俊秀,对院外纷纷仿若充耳不闻,正在端坐案前,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地书写着。
        
只是在外面议论声越来越大时,才朝窗外看了一眼,目中隐约有几分哀色。
        
那些人的话他早已习惯,但老相爷的去世,他却没那么容易放下。
        
他叫沈仙,也叫王诩,两世为人。
        
如今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儿。
        
他本不过是一个乞儿。
        
自幼无亲无靠,不过三四岁的孩童,就被遗弃街头,幸得一个乞儿将他拾了去,带着他乞食
        
为生。
        
十八年前,与今日一般,大雪纷飞。
        
他们衣不蔽体,食不充饥,乞儿撑不下去了,在街头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这在大业并不少见,就算是京城,路边冻死饿死一二人的景象,沈仙也不是没见过。
        
他那时懵懂无知,只是守着乞儿的尸体,摇晃着,想把他摇醒。
        
若非遇上了当时一袭乌衣、孤身进京的老相爷,将他捡上了牛车,要不了几天,乞儿身边便要多一具小乞儿的尸体。
        
之后老相爷便将他收养在身边。
        
左右不过是让下人多备一口饭而已,对老人来说,是不值一提的事。
        
被当朝宰相这等人物收养,听起来是鱼跃龙门,一朝登上九重天了。
        
初时也确实不错,老相爷带他回家后,对他十分关切,给了他一个“王诩”的名字,还让他与府中少爷小姐们同进同出、一起读书,空闲之时,还时常亲自考较他学问。
        
只可惜,也许是底子太差,也或许天生是个愚钝的,学问做得不怎么样,老相爷也不斥责,只是时常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视如己出。
        
老相爷也从不避人,常与外人说起,沈仙就是他儿子。
        
老相爷是文人魁首,身负天下望六十余载,年逾古稀才被当今天子征辟为相,极为信重,权倾朝野,唯独没有儿子。
        
早年倒是有五子一女。
        
五个儿子倒有三个都是儒将——是被老相爷亲自送上战场。
        
当年与犬戎一战,三子皆殁于沙场,两子先后出使犬戎,都客死异国。
        
五子皆亡,唯余一女,却失踪多年。
        
幸运的是,五子皆为老相爷留下不少孙子孙女。
        
别人都道老相爷是念着死去的儿子们了,才将他养在身边。
        
于是他也就成了老相爷唯一的“儿子”,人称“小东阁”。
        
在大业,宰相待客之地,被尊为“东阁”。
        
久而久之,宰相之子,便被人尊称为“东阁郎君”。
        
只可惜,他只是个“假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