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我为长生仙 第28章 原本就要给你的

作者:阎ZK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9-11 14:32:12
        
琴音相邀。
        
陶太公神色先是一下紧绷,而后缓和下来,肃然整理了衣冠,还在木门外面的时候,就垂眸拱手,步步往前,才一敛眉,已经是十成十的郑重,也说不得他如此地谨慎,实在是方才被震慑住了。
        
老土地和齐无惑不同。
        
他活了很久,对于修行上的事情了解更多,知道的也更为详细。
        
玄门正宗延伸到了现在,诸多法咒神通已成体系。
        
正法为五术。
        
山,医,相,命,卜。
        
这五类是修持的方向。
        
而护道之神通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种,是随手便可以施为的,那是呼气引雷霆,是以自身的先天一炁为核心,以内景吐纳换外景神通的,速度迅捷,举手投足便可以施为。
        
另一种则是需要口诀,步法,甚至于辅助。
        
是为玄坛一类。
        
玄坛类神通,大多是借助神灵仙人亦或者祖师之力。
        
最上层则是可以借助浩荡天地之力。
        
这一类神通,都需要提前准备,于各处细节都有严格要求,颇为苛刻,但是一经施展,威能强横。
        
只要提前准备时间足够,一旦成功,往往可以施展出超越自身境界的神通。
        
基于各自法脉祖师,以及和仙人地祇们的关系。
        
不同的法脉各自有不同的传承。
        
不是这个法脉的弟子,没有玉书刻录名字,或者受箓的话,哪怕是得到了神通的方式,也没有办法唤来力量,没有办法施展出法术;甚至于还有可能反而遭遇神通反噬。
        
若是有谁杀害神霄一脉弟子,夺了法坛玉书,而后朝着道门雷霆都府上一道玉书符箓,要某年某月,于某地施五雷法。
        
那一道五雷法大概率会直接劈在这个施法者头上。
        
而后,伴随着道门法脉的传承,这些玄坛仪轨外泄,也有些其余的修行法门模仿道门的玄坛,开辟出自己一脉的类似神通。
        
但是不管是正道玄门,还是说旁门左道,乃至于民间法脉。
        
但凡是玄坛类神通,基本的神通框架是相同的。
        
开坛做法的规格且不提。
        
紧接着是符箓,打醮,禹步。
        
而后是祝词法咒——法咒包罗万千,但是基本逻辑是,首先指明自己借的力量方向。
        
省得找错神仙。
        
而后禀报自己遇到的情况。
        
第三句是自己希望得到的效果。
        
再来方才是法咒具体内容。
        
譬如民间法脉的【烧酒法咒】。
        
便是第一句言明:吾奉狐狸先师令下山随代金锁。
        
而后第二句说,今见生人烤酒吃。
        
最后才是法咒的目的:把酒封锁入金门。
        
算是游走天下那些游戏人间的术士们盗烧酒喝的小把戏,却也借了这玄坛一脉的正法体系模板,做了个自己的传承,优点是,哪怕没有修行出先天一炁的修行者,也可以靠着自身元气和提前准备,施展出各类法术,利于传承。
        
且包罗万象,哪怕是剑客兼修了玄坛,也能解决外出云游遇到的绝大部分情况。
        
上至超度孤魂野鬼,驱邪缚魅;下到安身煮酒,藏身匿踪,都有对应的法门。
        
缺点则是耗时太多,一步走错,联系错了神仙地祇,便会得不到回应。
        
但是无论是哪一脉的法咒,对于指向性的目标都是极为恭谨的。
        
或者奉请,或是尊奉!
        
可是自己刚刚听到的,却是敕令啊——
        
陶太公垂眸,根本不敢抬头看。
        
步步往前。
        
只觉得自己的脚步都变得沉重了。
        
令和请,天地之别。
        
更可怕的是,自己方才根本没有看到法门玄坛,没有焚香,没有仪轨。
        
什么都没有!
        
这就代表着,只是靠着开口,就已经上通天穹,下抵阴司,一言敕令,超度孤魂。
        
对于修行了解越多,越觉得可怖。
        
以陶太公的修行岁月积累的知识来看,这代表着的只有两种可能,若非出手之人,实力已经超凡脱俗,并非凡人。
        
那便是道门玄宗最上乘。
        
太上一脉传人。
        
非如此,不得以太上之名号,敕令阴司幽冥。
        
无论哪一种,他一个福德正神都必须要恭恭敬敬才是,行步至于近前,陶太公客客气气地道:“此城福德土地正神陶侃,见过道长,尊客降临,蓬荜生辉,未曾远迎,恕罪恕罪。”
        
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来,此刻才看到了那抚琴之人的模样,而后脸上的神色刹那凝固。
        
“是陶太公啊。”
        
先前猛虎介绍的蓝衫少年坐在石凳上,一只手按着琴,抱歉道:
        
“我只感觉到了是熟悉的气息,没有分辨出是谁,只好说是朋友。”
        
“您怎么来了?”
        
陶侃脸上慈和的神色凝固。
        
齐……齐无惑?
        
他的元神好一会儿才恢复思维。
        
两百多年的阅历,才让祂没有在这一瞬间失神失态。
        
“你,这,这是……”
        
“方才那些……”
        
齐无惑拱手回答道:“方才我元神损耗太重,没有办法起身开门迎接,还请您不要怪罪。”
        
陶太公慢慢摇头:“不,不怪罪……不怪罪……”
        
“哪里敢怪罪呢?”
        
大脑逐渐恢复判断,抬起头看到阴气流转尚且未曾散去,空中仍旧还有淡淡金光流转残留,环绕于那少年左右,陶太公慢慢接受,这确实是那少年所做的事情,此刻回忆起来,那出身跟脚莫测,手段颇深的猛虎山神,对于这个少年态度极看重,不由得隐隐有了些猜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山神,你瞒的我好苦啊!
        
陶太公坐下,和齐无惑寒暄了几句之后,道:“方才……”
        
“无惑你施展了何等法咒啊,竟然可以渡化这些人。”
        
齐无惑本来要说不是自己的功劳。
        
但是想到那老者隐去了身形,显而易见是不愿意露面,于是沉默了下,道:
        
“这些事情,我可能不能外传,陶太公还请见谅……”
        
不能外传。
        
果然……
        
土地公心中微动,抚须点头,正色道:
        
“无妨,无妨,无惑不必多言。”
        
“老夫理解的。”
        
“理解。”
        
却是没有了先前和其余土地闲谈时,称呼他为小娃娃时候的随意。
        
也没有保留隐秘的心思。
        
复又看到了那边竖着摆放着的剑匣,一眼看出那是今日那邪修所用的宝物,能掀起剑气如涛,转动流风,原本被澹台煊百年时间淬炼出的诸多符箓,禁忌,已经彻底地被解开来,眼角跳了跳,旋即想到一点。
        
天下诸多至宝,大多出自于太上一脉。
        
眼前这少年若是太上一脉的话。
        
精通炼器炼丹之术,理所当然,理所当然。
        
只是太上一脉果然不负太上的名号啊。
        
寻常先天一炁级别,能开一法脉的修士耗费一生淬炼的本命之宝,也只在刹那便被收服。
        
自此可以运转如意,不受拘束了啊。
        
不过,此物应该是在那老虎那边,未曾想到,那只老虎没有将这宝物自己留着,而是转赠给了这少年么?看来这只老虎果然是知道他是太上一脉的传人,才对他如此地好罢?
        
陶太公心中的念头转动变化。
        
忽而下定了决心。
        
抚须笑着道:“不过,老夫先前本就想要再回山上,去寻你的。”
        
“倒是巧了不是。”
        
齐无惑疑惑。
        
土地伸手入怀中,取出了一物,轻轻搁置在了桌子上,其质地是木质,纹路细腻,表面上有一个如同雷蛇的符箓文字,正是【明真道盟】的身份令牌,齐无惑神色微变,陶太公道:
        
“……吾方才才记起来的。”
        
“这令牌并非是锁定元神的。”
        
“澹台煊可以杀人夺宝而用,旁人自然也可以用。”
        
“那邪修本就是山神擒拿,是无惑你杀死的。”
        
“按着规矩,此物也合该归属于你。”
        
土地陶太公笑着抬起手,将本来打算自己拿去用的腰牌朝着齐无惑那边推了一下。
        
然后面不改色笑着道:
        
“知道你需要这个,本来我就打算上山还你。”
        
“现在倒是正好。”
        
PS:
        
烧酒法咒来自于民间【鲁班弄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