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国潮1980 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一样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0 02:34:20
        
不一样!
        
确实是不一样!
        
跟着宁卫民走出机场的这一行人,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尽管都是同一航班而来的华夏子民。
        
可无论与那些不得不驻足于机场门口苦苦等候,还不知道有没有人接的同胞们相比。
        
又或是和那些只能花去身上大部分资金去买班车票,还得自己卖力提着大包小包去排队上车的同胞们相比。
        
甚至是和被一辆面包车司机接走的李处长他们相比。
        
他们这些人都显得太幸福了。
        
因为他们根本不用等候,也不用花钱,更不用发愁查找地图。
        
一辆专门为了接送他们豪华的日野RC大客车,早已经提前半小时等候在机场门口。
        
他们从机场一出来,不但上车就走,人人有座,而且还享受到了国内难得一见的周到服务。
        
穿着制服的机场服务人员,帮助他们把所有的行李箱放在大巴士座位底下的车舱里。
        
而大客车上除了下来身着制服的司机像他们鞠躬问候,还跟着一个空乘一样的美女导游负责接待。
        
一见面就先守在车门口挨个发放瓶装水。
        
这真是贵宾旅行团才有的礼遇啊。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的出行条件,就连同一航班的东洋人和西洋人都被他们比下去了。
        
敢情这辆大客车啊,是目黑区的大和观光分社的高桥社长派过来的。
        
设备先进讲究,座位宽大舒适,冷暖两用空调,能坐三十六个人。
        
就为了答谢宁卫民履行承诺,优先供给他们分社的拉杆旅行箱。
        
高桥社长对于今天派车接机这件事特别热心,一得到航班的信息就安排好了车辆和人手,就连费用也不肯收取,就当联络感情了。
        
要不说越有钱的人就越有钱呢。
        
当一个人混开了,为许多人所需要的时候,那么他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也会超过常人。
        
即便是让大多数人为难的事儿,有时候仅仅也就是一句话的罢了了。
        
甚至不花钱享受到的东西,比花钱的还好。
        
而且为他服务的人还会以此为荣,生怕伺候不好他,根本就没处说理去。
        
宁卫民如今在东京就有点这个意思了。
        
原本至少花费十万円一趟的包车白坐,车辆还几乎是全新,司机和导游也是最好的。
        
这应该也算是成功的一种标志。
        
那不用说,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对这样的安排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实际上,无论是坛宫的普通工作人员,还是两位的厨行老师傅,又或是崔建、张嫱和她的妈妈,都是高高兴兴,相当满意。
        
别看这些人在京城的时候,也都坐过大客车,可比起日本的客车感觉就完全不同。
        
大和观光的这辆车,带给他们的感觉是,宽大、平稳、舒适、流畅,不但有暖气,车里不时还冒出一般香气。
        
和国内那些型号落后,保养不善,又有年头的大客车可是天壤之别啊。
        
哪怕他们听不懂导游小姐用英语讲解也没关系。
        
反正导游小姐亲切的笑容和甜美的嗓音,已经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友善,以及受到的尊重了。
        
尤其是在汽车行驶的途中所见到的沿途风景和建筑物,兴奋的微笑就更浮上了他们的脸颊。
        
每个人望着窗外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无比,十分兴奋。
        
立体交叉公层层叠叠,多层高架公路好像飞天而过。
        
望不尽的车灯,排列整齐耀人眼目。
        
一会儿,大客车钻进了隧道,掠过车窗的仍然是连绵不绝的汽车尾灯。
        
当大客车又从遂道爬上来时,车里几乎所有乘客都不约而同地“呀”的一声叫了出来。
        
东京市区,一个繁荣发达的都市。
        
就像一座海市蜃楼,通体透明般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一座又一座摩天大楼,象一个又一个庞然怪物,低头俯视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与车队。
        
好像汽车在它们的脚趾缝间钻来钻去。
        
各色的广告牌子能看得人眼花缭乱。
        
“前面就是东京市区了。我们的饭庄和住处都在市中心。”
        
宁卫民主动转头为大家介绍说。
        
而望着这光怪陆离的景色,几乎全车的人瞠目结舌。
        
这不奇怪。
        
这座亚洲第一大都会,别说会令初来乍到的异国人感到无比的新奇。
        
就是以宁卫民的眼光,依然咋舌。
        
不为别的,繁荣是比出来的。
        
这年头,别说共和国的“北上广”在城市建设方面,至少落后人家几十年。
        
就是整个亚洲,也再没有一个城市能和东京的现代化程度相媲美。
        
忽然间,车速又减慢了。
        
所有的汽车都变成了蜗牛,堵在高架桥上,只能慢慢的一点点地向前爬。
        
各种各样的汽车,在桥上和桥下构成了几乎凝固的车河。
        
千姿百态,争妍斗艳,宛如一场露天的汽车博览会。
        
也是这个时候,车内保持了许久的宁静再度被打破了。
        
“看,你看!好高的楼啊!怎么全是玻璃呀!太牛了!就像龙王爷的水晶宫……”
        
“看哪,快看!那边的桥上有火车通过!那是新干线!我知道,我知道的……”
        
“哎,刚才我们经过的那里,是不是《追捕》一开始,高仓健躲避警察的地方呀……”
        
“警察,日本警察!看哪,他们坐在警车里呢,真跟电影里演得一模一样哎……”
        
好家伙,这叫一个热闹。
        
大概是在飞机上憋闷的太久了,又或是坐在完全是自己人的客车里太放松了。
        
这些人又恢复了活泼兴奋,自由散漫的样子。
        
不过这次,宁卫民倒也没干涉,谁让是包车呢。
        
只是他们少见多怪的样子,却是大和观光的司机和导游小姐完全不能理解的事儿。
        
两个日本人怎么都摸不透这些华夏客人的兴奋点。
        
说实话,把这两位都给整不会了,狐疑地连连观望,连导游小姐原本很熟练的介绍都尴尬的停滞了。
        
“怎么不走了!堵得这么厉害,是不是出事了?”
        
尤其是等待的时间久了,许多人不禁从座位站起来,或者是向窗外伸出头去。
        
导游小姐就更是有点着急,叽里哇啦的开始制止。
        
当然了,对于这种有违安全的事儿,这次宁卫民也不能坐视不理了。
        
他让大家安坐好,再度重申纪律,而且还给了这样的解释。
        
“堵车可是东京的一大特色,谁让这里人口密度大,汽车又多呢。所以不比咱们国内,大家用不着惊慌失措,要学着适应。以后千万别一看见堵车就着急,哎呀,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啦,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啦?其实,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不信你们仔细看看外面,路人们不都是在干着自己的事,安然走自己的路吗?”
        
果不其然,大家再这么一看,外面的人果然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
        
谁也不去瞥一眼街上那些喧闹的车辆。
        
他们行色匆匆,专注地办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
        
唯有江大春忽而感慨地说,“不愧是小鬼子的地方,狗日的,还真他妈邪性!”
        
这带着脏字的一句叹息,立刻引起哄堂大笑。
        
连宁卫民也是强忍笑意,只是不痛不痒点他一句,“注意场合啊,有点素质。”
        
反正车上两个日本人听不懂,倒也不会产生什么国际纠纷。
        
倒是一脸呆萌的导游小姐有点被坑了,居然还陪着点头微笑呢。
        
全不知道,自己这是在当捧臭脚的日奸。
        
就这样,一路上停停走走,在下午两点左右,大客车终于来到东京最繁华热闹地段。
        
这个时候,出现在车窗外的是,是来自全世界的一线品牌的汇集之地,真的象是天堂一样的世界。
        
无形之中,不但街上的汽车上了档次,连人们的衣着也上了档次。
        
哪怕是路边的咖啡店里,也能看到衣着笔挺的老绅士或者是身着和服的老奶奶。
        
正如东京社会普遍传言的那样,住在东京的上等人,就是买瓶酱油也会往银座跑。
        
或许显得有点不真实,可就是那么美好,就在他们的跟前。
        
以至于当大客车停好,到了该下车的时候,车上的人们又变乖了。
        
不但说活声音再度变小,排队井然,且守规矩。
        
就连刚才骂“狗日的”江大春也收敛了粗糙本性,表现得文明礼貌。
        
下车的时候,一再对司机和导游小姐说着“三克油”。
        
当然,也不会样样都那么让人满意。
        
比方说,等到这些人跟着宁卫民转到精工大厦后面,终于来到银座5丁目6番8号。
        
当他们看到咖啡馆旁边的一条黑黢黢的小巷,听说里面才是大家的住处。
        
对比外面的繁荣街景,也难免会有一定的心里落差。
        
这个时候,完全不由自主,难捺心头的疑惑,有人就向宁卫民发问。
        
“宁总,这……这是……咱们住的地方?没搞错吧?”
        
“对。就是这儿。没错。”
        
“宁总,这……里面好深啊,咱们的住处能看见太阳吗?”
        
“太阳?你们哪儿用得着那玩意。既然来了,那就得给我披星戴月从早干到晚……”
        
虽然宁卫民明显是开玩笑的意思,可这话说的还真是残酷啊!
        
大家嘴上是嘿嘿笑着,可都觉得莫名有点尴尬,并不真的好笑。
        
就连张嫱的母亲和两个厨行老师傅也不禁微蹙眉头。
        
不过等到真的走进去,这些人却真正感觉到宁卫民的诚意了,刚才的不快和芥蒂一扫而光。
        
因为里面别有洞天,条件居然好得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之外。
        
一层进门先是一个大厅,除了两条长长的木桌板凳作为餐桌餐椅。
        
靠墙处还有放着杂志和报纸的书架,贴墙的长沙发、茶几、饮水机,咖啡机。
        
最关键的是有一个二十五寸的索尼牌电视机。
        
别看是二手货,可那是带遥控的,图像屏幕的尺寸和清晰度,基本秒杀国内大多数的彩电。
        
另外,一层还有厨房、厕所、洗衣房、垃圾房和杂物间。
        
说白了,这一层就是标准的公共空间,基本上能满足大家日常生活的全部需要了。
        
尽管不见太阳,可室内灯光照面充足,极其的亮堂。
        
尤其是垃圾房,更属于贴心的设施。
        
因为按照日本目前社会制度,垃圾只有到特定日子才能扔掉,而且还只能扔指定的种类。
        
如果错过,就不得不让垃圾陪自己至少一周,忍受一周的臭气。
        
一般的老百姓为此难免苦恼,唯有高级公寓配备的24小时垃圾房,才能满足住客这种扔垃圾的随心所欲。
        
考虑到国人来东京这方面肯定是个弱项。
        
宁卫民这次装修,索性就照搬了赤坂公寓的做法。
        
尽管此时这些跟着他出国的人,还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多么方便和可贵,但的的确确是他为大家最体贴的考虑。
        
至于二楼和三楼,要描述起来可就相对简单多了。
        
二楼划为男宿舍,十二个房间。
        
三楼划为女宿舍,有十个房间。
        
除了每层都有干湿分离的厕所和淋浴间之外。
        
那无一例外,都是统一上下铺,带有两个书桌,两把椅子,两个衣柜。
        
这么说吧,和三十年后共和国的大学宿舍模式差不多。
        
不过重点是,为迎合大家的生活习惯,所有楼层都是地砖地面,不用脱鞋。
        
而且所有的床铺被褥,工作制服和洗漱用品,拖鞋毛巾,宁卫民都提前买好了。
        
每人一套,提前放在了房间里,而且是分色的,大家只要认准了,自行使用就好。
        
最后的三楼之上就是那个曾经出过事故的露台。
        
经过整修,现在上面种植了一些花草,安放了不少的晾衣架。
        
既可以让大家在这儿晾衣服,也可以让大家在此烧烤。
        
但这还不算完,宁卫民甚至告诉大家,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工作。
        
这栋小楼他聘请了专门的管理员负责公共区域和楼层卫生,明天会来上班。
        
之后每天早上还有专人来做早餐,完全就是酒店式的管理模式。
        
大家只需要把各自房间的卫生保持好就行。
        
此言一出,人人惊讶。
        
不但江大春脱口而出,“宁总,您这不是带我们来干活的,是带我们来享福的吧?”
        
那两个厨行的老师傅更是劝宁卫民。
        
“用不着,真用不着,这日常起居,打扫卫生,如果都要假手别人,那我们不真成了废物点心了吗?”
        
然而宁卫民却说,“老师傅,话不是这么说。出门在外不比在家,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真要加班练活儿的时候,我不会不好意思。但反过来,如果花几个钱能让大家获得更好的休息,我也愿意。大家愿意跟我出来,是信得过我,那我就得对得起大家。您二位可别觉得不好意思。我始终认为,艰苦朴素和吃苦受累,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最终要的还是追求好日子啊。”
        
还真是什么人办什么事儿,这番话一说,宁卫民的人品优劣彰显无疑。
        
别说更得坛宫饭庄职工们的拥戴,旁观的几位编外人员无不羡慕钦佩。
        
就连两个头一回跟宁卫民打交道的厨行老师傅也彻底踏实了。
        
觉得自己还挺运气,出国居然能跟着这样靠谱的人办事。
        
就是累点儿,那也顺气啊,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耍手艺啊?
        
但这就完了么?
        
怎么可能!
        
宁卫民最后宣布的几项决定,才是让真正反映出了他对自己人是多么的厚道,又多么的大方。
        
让人叹为观止,举座欢呼。
        
“那什么,我再跟大家说一下这几天的安排啊。明后两天没有工作安排,还是乘坐今天来接大家的车,我会带大家在东京转转,认识认识这座城市。”
        
“第一天看看日本皇宫,浅草寺和著名商业街,第二天咱们去迪士尼乐园。等到第三天,也就是3月9日,咱们再去饭庄,熟悉情况,开始安排工作的事儿。”
        
“还有啊,大家一会儿把行李放在一层大厅里。然后回你们的房间休息一下,再统计一下,看看日常生活还缺少什么。半个小时之后,等我从银行取钱回来。我们就出发去购物,逛逛日本的超级市场。”
        
“这次出来,我是非常感谢,大家为了饭庄,也为了帮我的忙带东西,都没有带私人的行李。也很过意不去。所以一会儿啊,咱们每个人都有五万日円,可以在超级市场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小意思。”
        
“最后还有一件事,这几天我们自己不开伙。为了让大家尽快了解一下日本餐饮市场的情况,更能切合实际的开展工作。3月9日之前,我会请大家去品尝东京各种餐馆的风味美食。中餐、和食、西餐都有。六七顿饭呢,你们想吃什么菜,也可以自己申请,千万别客气。不过大家也别白吃啊。吃过了回来,都得说说自己喜欢的菜,评价一下日本人的服务水平和方式。”
        
最终,随着宁卫民问出“怎么样?行不行?”,全场振奋激动。
        
谁能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啊?
        
大家七嘴八张,喜笑颜开,恨不得全炸了。
        
小查甚至振臂高呼,“万岁!英明神武!”
        
江大春也双手挑大拇指,“宁总,你是英雄!真豪杰!”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但这,也是真正的爱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