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国潮1980 第三百零八章 得心应手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0 12:56:45
        
首先来说,苏锦小的时候生病长期不能走动,这本来是坏事。
        
可像他这么个好玩好动的年纪,被迫被拘在一张床上,又怎么能待得安生?
        
如果不找点有意思的事儿来消磨时光,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就跟着妈妈早早地学会了打格褙。
        
所谓格褙,就是做手工布鞋鞋底的必要材料。
        
说白了,打格褙就是把破布、碎布用浆糊一层层地黏在一起,直到达到做鞋需要的厚度。
        
然后在阳光下晒干后,揭下来就是袼褙。
        
对这个活计,苏锦很着迷。
        
因为要把颜色不一、形状纷杂,被戏称为“噗嗤”的烂布。
        
像拼七巧板一样,拼得平整而恰到好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往往要经过一番周密的思考和设计。
        
对年幼的三岁儿童来说,这无疑相当于一种能够充分调动智力的游戏。
        
更何况,打格褙也确实能对家庭收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如果做得好,妈妈便会给予苏锦夸奖和一定物质奖励。
        
就比如一张张香喷喷的糖饼,又或是糖豆儿、白米花、话梅糖、山楂片儿一类的零食。
        
当苏锦把这些甜蜜东西吃进了嘴里,他就感受到了一种满足和成就感。
        
就这样,别的孩子正好上托儿所的年纪,苏锦天天坐在床上粘贴布头,修炼成了一位打格褙的高手。
        
他打得袼褙精美绝伦,不光形状合适,而且色彩搭配。
        
藏蓝对嫩粉,鹅黄配水绿。
        
无论什么烂七八糟的破烂儿经他的手这一调整,就变得有了内容,有了变化。
        
就连步瀛斋的人都赞他。
        
说自己收过那么多袼褙,就没见过谁家的孩子能打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格褙。
        
同样的,与这件事相仿,当苏锦腿养好了,稍微大了一些的年纪。
        
在他家里还经常有人慕名而来,求他的父亲在业余时间做做衣裳的时候。
        
苏锦也会像裁缝学徒一样,时常帮着苏慎针打下手,干些力所能及的辅助性工作。
        
不用说,在父亲的调教下,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苏锦能练出一手漂亮的剪裁、穿针走线的基本功,当然不在话下。
        
哪怕是妈妈过世之后,父亲没了这样的外快,连家里缝纫机都送进了信托商店卖了换钱。
        
苏锦也没离开针线活。
        
因为为了哄妹妹高兴,他经常会拿家里剩下的布头儿给苏绣缝制玩偶。
        
小牛、小虎、小兔、小猪、孙悟空、猪八戒、嫦娥、七仙女儿,一应俱全。
        
且活灵活现,衣饰精致,让谁看了都说好。
        
甚至就连苏慎针,都因此夸过儿子颇有干裁缝的天赋,愿意培养他继承自己的手艺。
        
只可惜生不逢时,时局的变化,让苏锦只能随大溜儿下乡插队,再有天赋也是白饶。
        
但不管怎么样,艺不压身也是真的。
        
学过练过的本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这不,风水轮流转,眼下又要靠剪刀针线吃饭了,苏锦显然就比旁人占了许多便宜。
        
他的手极为熟悉布料的质感,几乎一摸就能分出材料的属性来。
        
他对针线、剪刀的使用,也远比旁人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打个比方说,别人缝扣子只有一种办法,可苏锦却知道七种。
        
他自然能够根据布料和扣子质地,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又快又好完成任务。
        
别人缩个衣服的内衬,改砸线有误的地方,或许拆线还要谨小慎微,慢慢的摆弄。
        
苏锦就不,他拿父亲的拆线器挑线头儿,嘁哧咔嚓,齐活。
        
用缝纫机锁边儿,那更是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更何况回京之后,苏锦还进了清华池干上了修脚的行当。
        
那一样也是要靠细心的手活儿。
        
为此,三年下来,他早就习惯了在嘈杂、闷热的澡堂里,如何集中注意力工作。
        
所以他来到缝纫社干活,实际上,一点不觉得这样的工作枯燥。
        
他根本不像其他人那样,非得用聊天来缓解压力,维持耐心。
        
反而如鱼得水,能够静心屏气,全情投入。
        
特别是当看到从自己手里完成一个计件儿任务,变出一件儿没有瑕疵的衣服的时候。
        
他又兴奋又得意,简直上了瘾,一干就忘了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他鼻子里飘来韭菜包子的味道,意识到别人已经吃上夜宵了的时候。
        
这才收手歇了一歇。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累了,或者肚子咕咕叫了,认为自己也得吃点东西了。
        
真正让他停下的缘故,其实是因为一个面生的大姐,吃着饭来找他缝纫机旁边的姚婶儿聊天。
        
结果正好瞅见了他“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
        
“哎哟喂,你厉害啊!这都你做的吗?妈爷子,我说你们大家伙都来看看哎,人家真行哎,一年轻小伙儿把咱们女人家的针线活儿都比下去了……”
        
那一件件摞得老高的成品,促使这大姐完全不顾嘴里塞着包子咋呼起来。
        
登时,跟炸了庙似的,就招惹来一大堆,苏锦一点也不熟悉的女人。
        
而她们,也很快七嘴八舌的叫了起来。
        
“可了不得哟,我这才做了三四件儿,你怎么做了这么多?这得有十几件吧?”
        
“你怎么就能做这么快啊?你的手这么巧,难道会变戏法儿啊?”
        
“哎,你不会是哪个服装厂上班,专门干这个的吧?”
        
“哈哈,我看这小伙儿眉清目秀的,十有八九是织女投胎转世……”
        
苏锦并不算个内向的人,可面对一帮老娘们口沫横飞地把他围了起来
        
不怵头是不可能的。
        
他手足无措,默默地听着,一句也不敢插嘴。
        
幸好这个时候,边大妈带人来视察工作,一眼看见,干涉起来。
        
“哎哎哎!你们几个少张牙舞爪的咋呼吧,再给人家吓着。正经事儿还干不过来呢,你们还有心思瞎扯闲篇儿。抓紧时间,该干什么干什么。要有这工夫逗闷子,回家早点歇着好不好?”
        
边大主任如今因为缝纫社职权日盛,老娘们自然不敢悖逆。
        
个个尴尬地笑着站起来,走开了。
        
边大妈则关心的问起了苏锦。“怎么样?做得惯吗?”
        
“挺好的!让您费心了!”苏锦立刻感激地回答。
        
他心里明白,边大妈今天大概是专为了看他,特意过来的。
        
果然,边大妈随后就问。
        
“有哪儿不适应你得跟我说,别因为在女人堆儿里,受了委屈不好意思开口。今后你就得成天在这里干活儿了。要是抹不开面子,老把事儿闷在心里,你可做不长久……”
        
“不不,咱们街道大婶儿大嫂对我都挺好的,热情……”
        
苏锦涨红了脸,这迫不及待的一解释,立刻让大家笑了。
        
尤其刚才吃着包子最先咋呼起来的那位立马接话。
        
“边主任,要说委屈是我们委屈才对,这小伙子也忒能干了,一人儿能顶我们仨,钱可都让他挣走了……”
        
有人立刻附和。
        
“就是,您可得一碗水端平啊。看您这么护着,不是您干儿子吧小伙子,你以后可得好好孝敬你干妈啊……”
        
登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虽然这样的嬉闹,疯笑,显得很粗俗,但又让人感到一种放松的愉快。
        
这就是市井的地气,绝无恶意。
        
吃饭的时间过去后,缝纫社的大部分人都是草草把手里的活儿干完,就赶在十点左右就回家了。
        
不过苏锦不是,他的家里还有妹妹鞥呢照顾父亲。
        
他并不像其他人,家里的老人、孩子、丈夫,一大堆的琐事都离不开她们,还得早点回去操持。
        
身为一个男人,尚且独身的他,干活挣钱才是主要目标。
        
于是他一直专心致志干到十一点多。
        
虽然一开始的兴奋劲儿过去,他也开始觉着裁缝活儿累腰,累脖子,累眼睛,后背僵得厉害。
        
但即使如此,他也舍不得撒手。
        
最后纯粹是看负责统计的那位大妈打上了瞌睡。
        
整个屋里就他一个人拉晚,实在不落忍,这才交了工。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里的工作他做的太顺手了,初试身手的成果简直让他振奋。
        
二十一件儿啊!
        
他今天把二十一件难度不等的瑕疵品变成了完美的服装。
        
总体核算下来是五块一毛钱,是他当搬运工的十倍。
        
一天挣五块,那一个月得多少?
        
何况他周日可是能够做全天的,甚至感觉自己还有提高效率的余地。
        
天哪,他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八块,难道他可以挣到三四个人的工资吗?
        
他现在真的有信心靠着自己的力量支撑起这个家了……
        
或许,这个世上没有天才这回事。
        
但无疑的是,苏锦已经被生活逼成了一个天才。
        
他的苦难早就变成了技能才学深入他的骨血之中,只是他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而现在,裁缝社把他的全部能量彻底引燃了。
        
走出工场间,充分觉醒,发现了自身价值的苏锦一身轻松。
        
天色是黑的,灯光很昏暗。
        
但他却一点不感到压抑,反而因街上的这种肃静,发自内心的想要唱歌。
        
生活对他来说,终于变成了流动的活水,让他能够畅游其中了。
        
他的心情很好,很开阔,从来没体验过的舒坦和踏实,一种能把生活把握住的安心。
        
他现在别无所求,只求合作社能长长久久的办下去。
        
只求给他这个机会的边建军,边大妈,还有那个和街道合作,给了他这么多活计的外资服装公司的经理……
        
能长命百岁,好人有好报。
        
推荐:巫医觉醒手机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