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重返1977 第609章 24级

作者:镶黄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09 23:22:54
        
这天下午,洪衍武他们的学习任务是参观各个车间。
        
让职工了解各个岗位的辛苦,也是对工厂凝聚力有利的一部分。
        
于是洪衍武他们饶有兴趣地看到了汽水灌装过程和各类罐头的生产流程后,这一天也就基本过去了。
        
跟着就是去领各种劳保物品。临走时候,当然谁也没忘了在澡堂子洗一个澡。
        
之后休息了一天再上班,他们六个人培训内容就换成了实际操作,去各个车间帮忙。
        
冬季是冷饮淡季,所以冷食、冷饮车间里,流水线都不忙。可也不意味着厂子里就轻省了。
        
因为冬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保证明年的生产量提前制作浓缩桔酱,用桔子皮榨取桔油。
        
“北极熊”用的桔子并不是一般的橘子。那是一种叫“大红袍”的红色橘子,只生长于三峡流域一百公里沿岸。
        
那玩意肉质较硬,生吃的少,多用于罐头,但和一般的桔子相比,它的香味清爽尤甚,不齁不腻。
        
每年十月份,桔子就开始成熟,总产量大致是七八千吨。然后随熟随采,收割后,得把这些橘子先后从四川万州用火车拉到京城来。
        
这时候就需“北极熊”的工人先用手剥出橘子来,一面用粉碎机把橘肉打碎熟制成橘子酱,另一面再用高速离心机把橘子皮里的桔油甩出来。
        
桔油是最精贵的部分,一吨桔子仅能出产六公斤油。而剩下的橘子皮也不会浪费。随后会交由京城各大制药厂收购走,制成“橘红丸”销售给京城百姓。
        
每年“北极熊”剥出的橘子皮大概能满足京城各大制药厂百分之五十的原料需求,其他不足部分再向社会收购征集。
        
从这个角度出发,“北极熊”也为京城市民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然了,这么大的剥皮工作量,光靠生产汽水的“二车间”那几百号人肯定是完成不了的。所“北极熊”往往得外聘几百名“季节工”帮衬。
        
这也就是当时对“临时工”的称呼。同样的,夏秋之际,为了桃儿和葡萄也得照样这么办。
        
那么毫无疑问,对洪衍武他们来说,随后九天的劳天考核中,剥橘子就毫无疑问成了主要的内容。
        
这下陈力泉倒真合适了,他不是说爱问橘子味嘛。
        
随着橘子陆续成批量地送到,随着大家伙越剥越多,真的整个“北极熊”厂区里,全是芬芳的橘子味。比橘子园味儿都大。
        
而且陈力泉手上有功夫,都练成了“分筋错骨手”了,他不用工具,一人剥的橘子能顶仨人,那简直就是一台人形剥皮机啊。
        
别说让临时工误会是老职工了,连老工人都人见人夸,自叹不如。
        
车间主任还生出了跟赵洪林要人的心思呢,一个劲儿劝陈力泉当技术工人比干食堂强,可陈力泉怎么可能和洪衍武分开呢?呵呵憨笑着屡次谢绝才算作罢。
        
不过和他比起来,其他人就受苦了。11月的天儿挺凉的,尽管一人有个小手刀,可一天包下来,手指仍旧又冷又疼。几天下来,一看见橘子,手指就难受。
        
到最后就连洪衍武都受不了了。谁让他不练功来着,又自不量力地逞能,把水清的橘子往自己这儿揽了不少,那不就活该了?
        
但再怎么说,他们的待遇也比“季节工”强多了。人家那才叫真苦呢,干活累、挣得少、管得严、要求高。
        
反过来,由于他们今后会分到各个重要部门去。而且还有水清和蓝招娣两个招人的大姑娘在这儿摆着。“二车间”的工人都愿意跟他们打好关系。
        
别说干成什么样都不会难为。还主动拿饭盒打汽水给他们喝呢。
        
只是大冷天的来那么一气儿,不光透亮,那也冻人啊。那滋味,真是苦乐并存。
        
水清和蓝招娣是姑娘家,都怕伤身子,肯定不喝。洪衍武、陈力泉、肖和平也是浅尝即可。唯独尹光明有点没品。
        
嘿,现场喝着冷吧,他下班的时候忘不了让人给打满了带回去喝。剥橘子的同时呢,也没忘了往嘴里填乎。
        
这就让二车间工人有点看不上了。
        
有人说,“能吃不能干,弄不好剥的还没吃的多呢”
        
还有人说,“真好意思的,还干保卫的呢,这么能占便宜,弄不好以后就是一监守自盗”。
        
这弄得洪衍武他们也跟着没面子,不过好在很快就要各自上岗了,到时候也就能躲他远远的了。
        
要说快也真快,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每天都是水清组织劳动负责记录,并且跟赵洪林汇报。
        
而在陈力泉和洪衍武勇挑重担的情况下,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得到了二车间充分肯定。
        
培训结束时水清又写了总结,赵洪林看过后一字未改,就带着她一起交到厂办。老主任看了也很惊讶。说井井有条,很全面,字也漂亮,夸水清是个人才。决定不但把宣传的事儿交给她,也让她参与管理共青团。
        
这样定工资的时候,主任做主就越升了一级,破例给水清直接定为了24级,工资四十三块,加上副食补贴和厂里的奖金,算出来得有七十多块。足以证明对她的器重和肯定了。
        
水清的家里人一听说这事,当然高兴了。
        
水婶惊叹,“哟,你这坐办公室的刚一上班就超过你爸的工资了。你爸可是商业六级啊。当干部就这么好?不对啊,你这比科长挣得都多啊,都顶一般工人俩月的收入了。闺女,没搞错吧?可别让你妈白欢喜一场……”
        
水庚生赶紧显摆。“切,你懂什么!这就是效益好的企业。再说清儿一上班就是干部编制24级,这谁能比得了?你以为当学徒工呢?就挣一百七十大毛零四碗粥?还得说咱清儿有本事,才让领导这么看重。要这么看,肄业又怎么了?因祸得福。真就是大学毕业了,在别的单位按部就班的来。什么都加一起才四十三块五,还没现在合适呢……”
        
(注当时食堂里买粥都是统一价格,二分钱一碗。一百七十大毛零四碗粥就是十七块零八分。)
        
可他们都没想到,水清却说了。
        
“爸、妈,你们可真是的。要我说,吃水不忘打井人,这还是得念小武和泉子的好啊。”
        
听了这话,水庚生和水婶高兴还是高兴,脸却有些发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